第八百八十八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3/3頁)
章節報錯
阿桂說好辦,屯田就是。
屯田這路數自漢朝起便有,若是真的那麼好辦,朝野上下也不至於吵翻天了。屯田之事千頭萬緒,乾隆本著屯下看看的想法,誰提議誰主持,就交給了阿桂。
阿桂用了五年的時間,經營屯田,這西域徹底穩住了。
阿桂一路直上青雲,在乾隆三十年,和乾隆皇帝發生了齷齪,事情的起因是乾隆二十九年天山南路有亂民起兵造反,阿桂和將軍富察領兵平叛,乾隆下旨要屠亂民。
阿桂到了西域就大開殺戒,不過殺的不是起兵的亂民,而是西域諸官,因為這次的造反完完全全就是***,阿桂的屠刀沒有對準草芥,而是對準了貪官汙吏,下手毫不留情,對待亂民反而圍城半年,勸降亂民安置解決了問題。
阿桂在西域經營數年,這西域之事,阿桂最是清楚,你今天屠了了這幾千人是解了氣,可是這仇怨就會無休無止,不利於西域長治久安,況且你***,你再屠,說破天也說不出道理來。
可是阿桂這是抗旨不遵,最好面子的章總,他下的旨意可是屠亂民,你阿桂把臣子都屠了算怎麼回事?章總對阿桂便頗為不滿,但是不用又不行,只能讓阿桂繼續擔任領班軍機大臣。
乾隆三十年起,好面子的章總陷入了帝國墳場,西南邊患。
首先便是清緬戰爭,清廷雖然大勝,但是損兵折將,阿里袞病故,傅恆身患重病病故,朝中無人可用,到了大金川之戰時,這章總髮現,手下就只有阿桂一人可用,便只能將阿桂派了去。
當時大金川之戰前的清軍是什麼樣?有人盤子掉在地上,都能把軍卒嚇的跪地求饒。
這樣渙散的軍心,自然打不了仗,朝中無將可遣、無兵可用的尷尬局面,阿桂作為主廚,雖然無米,但還是做了一桌好飯,他用了三年時間,培養了一大批傑出將領訓練了出了十餘萬精兵,福康安都是阿桂培養出來的,一舉取得了大金川之戰的勝
利。
乾隆皇帝晚年怠政,阿桂這樣剛正的人物,乾隆是怎麼看都不順眼,可是阿桂軍功在那兒擺著,章總十全之功有九件都是阿桂辦得,罷又罷不得。
但乾隆是真的煩這個阿桂。
章總不上朝,阿桂上奏;章總搞議罪銀,阿桂上奏;章總搞文字獄,阿桂領諸臣上奏;章總要廢皇后,阿桂上奏;章總寵信和珅,阿桂更是當面和章總吵架。
總之章總想做什麼,阿桂都要阻撓,而軍中大小將領都是阿桂的人,章總還奈何不得阿桂,只能你阻撓歸你阻撓,我該幹糊塗事還幹糊塗事。
章總禪讓給了嘉慶皇帝后,在嘉慶二年,阿桂病逝前,還上奏說,恨皇上(嘉慶)不能親政,恨和珅女幹臣不得誅。
阿桂臨死前,就想著兩件事,第一件,已經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趕緊去死,讓嘉慶親政。第二件就是嘉慶親政後,趕緊把和珅殺了,還天下朗朗乾坤。
章總看到奏摺那真的是火冒三丈,又無可奈何。
相比較因為《我的刑部尚書父親》犯了死罪沒死的劉墉,在父親死後,為了捧章總的臭腳大興文字獄,到了中樞和和坤的衝突又有很強的黨爭色彩。
劉墉作為一個漢臣,大興文字獄而得上眷,也不知道劉墉的父親劉統勳看到這一幕,會有何感想?
劉墉到了中樞領上書房事,負責皇嗣教育,結果這皇嗣們的師傅們整整七天沒去上課,皇嗣們在上書房玩了整整七天,才被乾隆發現,劉墉因為辦事不力被罷了官。
兩年後,劉墉再次被啟用,再次被啟用的劉墉,面對和珅,雖然不攀附,但是不敢相抗。
相比較之下,阿桂從乾隆三十年抗旨不遵之後,就已經和乾隆離心離德,硬是靠著自己的實力,給乾隆添堵了三十二年,壓著和珅十九年之久,《我的國子監祭酒父親》阿克敦,大抵是欣慰的。
胡濙頗為硬氣的說道:「於少保離京前,臣也和於少保商量過,於少保說要辦,而且要禮部慎重挑選,樣貌要周正,還要賢良淑德。」
禮部這次的選秀,其實和于謙商量過的,大抵就是陛下忙了十多年,享受享受,勞逸結合。
「日後青史記載,怕是景泰年間,皆是諂臣,都是勸皇帝少折騰民間,論到你們了,哪有勸朕多納后妃的?」朱祁鈺無奈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