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2/3頁)
章節報錯
「陛下威武!」
「坐坐。」朱祁鈺示意所有人落座,才開口說道:「胡尚書啊,朕有一事,你也跟姚尚書說道說道,這選秀之事,擱置日後再議。」
興安其實很想提醒陛下,胡淡是少師,不是禮部尚書了,陛下您自己個聽聽,禮部尚書胡淡對禮部尚書姚夔說話,彆扭不彆扭?
但是陛下叫習慣了,也懶得更易了。
「陛下,這選秀的事,是臣授意給姚夔的。」胡淡非但不接這個話茬、不領這個命,反而講明白了,這件事就是他讓姚夔做的。
自從這蕭晅出了事,和阿刺知院裡外勾結,被皇帝拿掉了腦袋,這禮部尚書的位置便給了姚夔。
可這禮部事兒,朱祁鈺仍然交給了胡淡打理,胡淡也直接坦言,他讓姚夔做的。
「陛下,臣主持上書房事,這泰安宮的皇嗣還是太少了些,陛下春秋鼎盛,理應多衍子嗣才是。」作為知名投獻諂臣的胡淡,非但不尊皇命,反而在這件事上,開始了他的嘮叨。
上書房事,便是皇嗣教育,胡淡作為老師父,年過八旬,仍然每天都要親自查驗,不可謂不上心,看著就那幾個皇嗣,胡淡是憂心忡忡,六個皇子,三個公主,按理說不算少了,但是老人的眼裡,孩子多少都是少。
你皇帝又沒問題,不生孩子夜裡天天跟奏疏打交道,這萬一太子混賬玩意兒,搞出了土木天變的大事,朝臣們想擁立新君,那也能挑挑揀揀不是?
「朕知道胡尚書在擔心什麼?不就是怕朕學了那唐明皇嗎?」朱祁鈺敲了敲桌子,也把話講的很明白:「前半生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後半生荒Yin無度做了老扒灰不說,還把大唐的筋骨給打斷了,自此之後大唐由盛轉衰。」
「其實數一數,這西漢是在漢元帝手裡由盛轉衰,漢元帝初登基也是兢兢業業,沒過幾年,便稱病不上朝,這東漢則是漢和帝之後,便是主少國疑、太后臨朝稱制,外戚干政,戚宦黨錮盈天,到了大唐便是這唐明皇了。,
大明真正由盛轉衰,從山頂滾下去,則是在萬曆皇帝手裡,萬曆十年張居正死,萬曆對張居正展開了清算,萬曆十三年起,萬曆就再沒上過朝,大明朝便徹底進入了頹勢,而萬曆就是那個踩剎車的人了。
老天爺對大明不薄。
在明英宗胡鬧之後,老天爺給了大明於謙來力挽狂瀾,在年邁之時,老天爺又給了大明張居正,大明在晚年還弄出了三大徵的落日餘暉來,別的朝代,都是起起落落落落,到了大明則是仰臥起坐。
到了韃清朝,
由盛轉衰的則是江湖人稱章總的乾隆皇帝,又因為排行老四,也戲稱其為小四。
乾隆皇帝和漢元帝、漢和帝、唐明皇、萬曆都有著極其相似之處,那便是前半生勵精圖治,後半生稀裡糊塗。
提到乾隆,必然要提到一個關鍵人物,那便是章佳·阿桂,作為乾隆的領班軍機大臣,壓制了和珅長達十九年之久,乾隆的十全之功,有九全都是由阿桂立下的。
在歷史上,與和珅這位乾隆心頭肉掌中寶,針尖對麥芒的是阿桂,不是紀曉嵐,更不是劉羅鍋劉墉。
阿桂是滿洲貴族身份,他的父親是阿克墩,是滿人裡讀書最好的那一個,是國子監祭酒,也就是韃清最高學府的校長。
阿桂早年間的飛黃騰達,是因為《我的校長父親》,阿桂因為年輕,在乾隆十三年大小金川征伐失利中犯了錯誤被問罪,刑部擬定斬監候,乾隆念阿克墩大學士僅此一子,特別寬宥之。
而後阿桂棄筆從戎,在乾隆二十年征伐西域時候投身疆場,這讀了一輩子書、已經三十八歲的阿桂,開始在軍事領域展現出天賦來。
軍事天賦這四個字,是老天爺賞的,強求不得,強求不得。
阿桂的軍事天賦大抵可以總結為韃清朝亂不亂,阿桂說了算。
乾隆二十一年,阿桂的父親阿克墩病逝,阿桂回家守孝,短短七個月,前線戰事迅速惡化,前線的軍士連飯都吃不上了,餓著肚子打仗險些鬧出兵變來,乾隆一看這麼打下去別說十全之功,這戰敗吃土就輪到他了,剛到京師辦完喪禮的阿桂,就被奪情,不準守孝,立刻馬上回去。
這西域是打下來了,朝中上下,棄置西域駐兵的說法甚囂塵上,乾隆也心裡打鼓,完全是因為西域萬里之遙,補給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