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2/3頁)
章節報錯
于謙解釋道:「臣觀其言察其行,李賓言行正德隆,辦事誠懇踏實,千頭萬緒皆可理順,乃不可多得的賢才。」
于謙看中了李賓言能幹,大明天下,能幹的人多了,于謙看中李賓言還有其他的原因。
李賓言忠心耿耿,而且深受皇帝信任,忠心耿耿代表著不會壞陛下的事兒,而在百官之首這個位置上,不受皇帝信任,那就什麼都做不了,也做不成。
天底下,能幹且忠心,還受皇帝器重與信任,這些條件一圈,其實就那麼幾個人。
松江府還離不開他,再等幾年,讓松江府在安穩些日子,朕再把他調回來。」朱祁鈺最終沒有完全否決于謙的提議。
「那也成。」于謙並沒有再堅持了,百官之首這個位置是京官,陛下對京官任免是聖意獨斷,他說了這麼多,已經很僭越了。
朱祁鈺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稽戾王實錄,放在了桌上說道:「這稽戾王實錄,朕也看完了,圈了幾處,朕以為該春秋筆法略過一二。」
有些事兒辦得太噁心,連朱祁鈺都看不下去,得給這個大哥遮掩一二,否則天下人看到,皇帝就這樣,有損朝廷威嚴。
朱祁鈺翻到了需要改動的地方,讓于謙拿拿主意。
于謙卻是看都不看,笑著說道:「陛下這事兒應該讓胡少師來,臣不擅此道。」
關於稽戾王的一切,于謙很少提,能不說就不說,能不評論就不評論,因為于謙是廢了稽戾王皇位的人。
正統十四年的中秋節,稽戾王被俘之後,于謙行廢立之事,把迤北的稽戾王給廢了,把當今陛下給送上了寶座。
所以,于謙此刻就得避讓,若是不避著點,他于謙可不就真成權臣了?當年行廢立事,那是基於現實的無奈,不行廢立,大明都保不住了,大明都不在了,皇位便不重要了。
但是事後,于謙總是在避嫌,很少提及。
朱祁鈺其實覺得於謙沒必要避著,他這個寶座上的皇帝都不在意,于謙沒必要如此謹小慎微。
他也不勉強,合上了稽戾王實錄說道:「那朕就讓胡尚書參謀一二,這老倌自從致仕,朕叫他上朝議事,就推卻人老了,胡塗了,聽不清可看不清了,可是朕看他在教皇嗣的時候,那模樣,嚇得太子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個,哪裡有一點糊塗樣兒?透著呢。」
「就是偷閒。」
朱祁鈺喚來了胡濙,胡濙晃晃悠悠一直到了半響午才到了講武堂,朱祁鈺放下了奏疏,和胡濙討論關於這本《稽戾王實錄》上他圈出來的一些事兒。
「這正統三年,稽戾王才十二歲,他就弄了四百宮女入宮,這是他要的,還是太皇太后要的?」朱祁鈺覺得商輅記錄正統三年皇帝招攬三百宮女的事兒著實有些離譜了。
才十二歲,稽王、崇王也都是差不多的年齡,還是孩子。
胡淡則搖頭說道:「陛下…十五就成丁了,該成家了,這十二歲很早嗎?的確是稽戾王
自己要的,當年督辦此事的花鳥使就是王振,臣記得很清楚,不是太皇太后也不是太后要,就是稽戾王自己要的。」
興安在一旁重重的嘆息,都是花鳥使,看看人家王振這花鳥使當的,一次就是三百人!
興安在景泰年間當花鳥使,真的是在養花遛鳥,美人那是一個都沒成功送進宮來,倒是襄王府高麗姬、海拉爾、交趾女送了一堆過去。
朱祁鈺沉默了,大抵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還要大,他搖頭說道:「那朕也沒看到濡兒要宮女,這條遮掩下?十二歲,實在是有些太早了。」
濡兒是朱見深的乳名,朱祁鈺打一開始就這麼喚朱見深,這麼些年,除了在公開場合叫朱見深為稽王之外,其他的時候,朱祁鈺都這麼叫,叫順嘴了,便懶得改了。
朱見深和那個混賬老爹相比,就是情種一個,一生對大自己十七歲的萬氏,那是一往情深。
子不類父。
胡濙右手連連擺動,左手摁在了書卷上說道:「臣以為遮掩不得,這一條遮掩,後面所有類似的事,都得遮掩,這牽一髮動全身,這要遮掩的事兒,那便海了去了,隻言片語也就罷了,這種事遮掩,這稽戾王實錄一百八十六卷,還剩幾卷?」
「陛下,商學士已經很剋制了,陛下圈的這些,商學士落筆之前,都問過臣,陛下要問臣的態度,臣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改。
胡濙這個意思很明確,他已經在最大程度的維護皇室的臉面了,能遮掩的地方,胡濙早就讓商輅遮掩了,剩下這些,動一點,都得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