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文必恭必敬的說道:「臣一直隨身帶著一枚,時時警醒。」
李文說完就從上衽拿出了一塊紅布包好的頭功牌,給陛下看了看,而後有怕被人搶了去似的,小心的收好放了回去。
朱祁鈺差點看笑了,這裡是大明講武堂聚賢閣,他堂堂大明皇帝,還能搶你牌子?
這是他上次的!
李文完全是下意識的動作,這是他當初在陝西行都司抓到了探子之後,獲得第一塊頭功牌,對他有不一樣的意義。
當時李文還覺得陛下搞這一套功賞牌,就是徒有其表,誰會在乎這麼一塊金銀銅製成的牌子?
以勢要豪右的家底,這些彩幣性質的牌子,那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後來李文慢慢發現,這頭功牌放在身上,他能避煞。
封疆大吏,戍邊大將手下怎麼沒幾條人命?隨著年歲增大,可能是對死亡的恐懼,讓李文偶爾會做夢,夢到那些被自己殺掉的敵人,追魂索命,這種噩夢困擾了李文很久。
後來李文拿到了頭功牌後,他就驚訝的發現,再也沒有做過這種惡鬼索命的噩夢。
稍微想想,畢竟陛下是真武大帝轉世,賜下的法器有鎮定心神的作用,這不是很合理的事兒嗎?
李文之後就一直保管的很好,貼身帶著。
李文其實清楚,那些噩夢就是心病,多少人信佛通道信回回信景教,其實信來信去,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這功賞牌戴在身上,就是心安,他知道了自己為了什麼而戰,解開了這個心結。
後來李文逐漸發現了功賞牌的珍貴,朝堂中明公們,有奇功牌的一隻手都數得過來,有頭功牌的也是不過三位數,這是身份的象徵。
現在,李文發現,這功賞牌不僅僅可以避煞,不僅僅是身份,還是保命之物,原來拿牌子,真的可以在陛下這裡抵命。
「那就好,放好了,日後子孫不孝了,多少還能賣點錢。」朱祁鈺笑著解釋道:「畢竟是御賜之物,在民間多少還有點價值的。」
「陛下…臣不敢。」李文趕忙俯首說道。
功賞牌在景泰年間還有點用,到了日後呢?
陛下龍馭上賓之後,這些功賞牌的擁有者,會不會成為新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被新皇帝以為是居功自傲,臣子毫無恭順之心,以功掣肘皇權?
這些功賞牌見證了一段歷史之後,會慢慢沉澱在歷史的長河裡,靜靜的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
或許某個不肖子孫,真的會拿去變賣。
李文和陛下講了一些陝西行都司的見聞,那條河西走廊,是大明西北之地的要塞,嘉峪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聊著聊著,朱祁鈺發現自己和李文的一切認知上的不同。
朱祁鈺看來,西域那必然是大明的四方之地,但是李文卻不這麼認為。
在李文看來,西域地面就是一片狼藉,土地貧瘠人丁不興,既無沃野也無良田,大明佔據了嘉峪關,可西北無恙,添了那麼大一塊地,縱深是有了,可是防守上,也增加了許多許多的壓力。
李文這種觀點,在朝中,在大明並不是少數,甚至是多數。
朝中支援陝西行都司改甘肅,支援陛下重開西域,支援大明增加對西域地面的影響力,但是要將西域納入大明的四方之地,設立西域行都司的時候,朝中的反對聲音很大。
簡而言之,負資產。
西域不是河套,河套土地肥沃,再加上徐有貞治理了河套水利,河套已經成為了塞上明珠。
可是西域呢?
就是一百個徐有貞,那也搞不定西域的自然條件。
朱祁鈺和
李文聊了很久,而後才讓李文離開前往官邸,在小時雍坊,李文的高陽伯府早已經收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