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3/3頁)
章節報錯
內帑太監林繡曾經彙報過,各種實物財寶犀角等物不算,光是黃金就有一百二十餘萬兩,白銀有七百五十餘萬兩,銀幣有六百三十餘萬枚。
大明國帑是有進有出,內帑是隻進不出,這攢了十年,攢瞭如此厚重的家底,就不奇怪了。
有的時候林繡也嘀咕,陛下這應急準備金,太符合陛下一貫料敵從寬的作風了,真的是太多了。
石亨面色嚴肅的說道「臣這邊沒什麼問題,籌備已久,若不勝,提頭來見!」
這仗石亨必然是要京營去打,那作為京師總兵官自然前往,石亨直接立下了軍令狀。
打不贏就提頭給陛下。
朱祁鈺則是搖頭說道「話不能這麼說,什麼提頭不提頭的,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打仗哪有一直贏的道理?」
「這是大明第一次遠征,打輸了,來年有餘力就接著打,沒有餘力就接著攢力氣,一次打不贏,就打兩次,兩次打不贏就打十次二十次,大明耗得起。」
徐達、李文忠、馮勝作為大明三方面的主帥出塞作戰,輸掉之後回到了京師,朱元璋也沒有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出塞作戰要給一定的容錯。
朱祁鈺不是很喜歡軍隊立必勝的許諾,因為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只要石亨不打出趙括、馬謖那樣的仗來,朱祁鈺不會輕易斬將。
遠征,也是給大明軍積累經驗,一回生二回熟。
「無論如何,若是大勢不在,以儲存有生力量為主。「朱祁鈺先給這場作戰定下了一個許敗的基調來,畢竟是遠征。
計劃的再周詳也有漏失的地方,天下沒有天衣無縫的計謀,宋太宗趙光義就覺得有,給大宋的將領們賜下了陣圖作戰。
結果一次大軍行進堪輿圖示註紮營的地方,因為河流改道紮營之地已經是一條河了,結果監軍太監非要大軍在水裡紮營,差點鬧出譁變來。
定下了基調要打,那具體怎麼打,朱祁鈺選擇了閉嘴。
他自己有數,他的軍事天賦都點在後勤上了,老老實實的做後勤大隊長,把舞臺讓給大明的軍將便是。
朱祁鈺這次選擇了旁聽,因為這不是軍前會議,只是大概從幾種方案中挑選,而後再細細商討。
最後選來選去,還是當年洪武五年北伐和林的三路共進最為合適。
「這萬一敵人掐住我們的頭,左右搖擺,我們三路共進,他們跟我們一路決戰,這又如何應對?」朱祁鈺有些迷惑的問道。
于謙解釋道「只需前鋒按兵不動,不與之決戰,不敗則必勝,瓦剌人在一路上耗費的時間越久,在其他兩路上丟的東西就越多。」
朱
祁鈺搖頭說道「那要是與敵的那一路的先鋒輕敵冒進,接戰敗了呢?」
于謙想了想說道「即便是先鋒敗,退回中軍固守便是。」
朱祁鈺又問道「那要是中軍士氣低迷,先鋒敗軍帶著中軍一起潰散,這一路直接輸的體無完膚,那又如何是好?」
于謙不知道陛下哪來的那麼多假設,回答道∶「其他兩路應當立即撤回,固守關隘,防止敵人擴大戰果,鞏固戰線。「
「那要是撤不回來呢?「朱祁鈺又問。
于謙沉默了片刻,以為陛下說的是土木天變,回答道∶「那就在京師準備新軍,準備固守京師。」
朱祁鈺說的其實不是土木堡之變,說的是萬曆末年的薩爾滸之戰,大明在薩爾滸之戰中,敗的體無完膚。
而此時大明決定分兵作戰,朱祁鈺自然略微有些擔心。
WAP..COM到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