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這是個僭越稱‘天子’的藩國國王。

天子這兩個字能隨便用的?

景泰元年時,大明遣使朝鮮冊封朝鮮國王,朝鮮王世子李弘暐不肯跪迎天使,因為朝鮮覺得大明在正統十四年,被瓦剌打的丟盔棄甲,大明已經沒有了過去那種無敵天下的威懾力。

大明使臣因此憤而離席,帶著冊封詔書返回了大明,而後還發生了朝鮮使臣和大明禮部尚書胡濙,在奉天殿上對藩國儀注的爭論。

而《藩國儀注》正是胡濙本人主持編纂的,裡面的條條款款,胡尚書再清楚不過了。

王世子李弘暐後來什麼下場?因為遲遲得不到大明的冊封,朝中內外局勢不穩,首陽大君、王世子的四叔李瑈,便取而代之了。

這爭的看似是禮,其實爭的還是利。

是尊皇派拱著彥仁來到了這殿守閣會面議事,這開場就是一次利益的博弈,在這方面,李秉是絕對不可能讓步的。

在彥仁還在猶豫的時候,李秉忽然站了起來,準備離開,而袁彬見李秉站了起來,也跟著站了起來。

既然不肯放下面子,那就不要談了。

壓力又一次的來到了彥仁這邊,彥仁無奈,趕忙甩了甩袖子,緩緩跪下,大聲的喊道:“倭國後文德院主彥仁,叩見大明使臣,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彥仁的跪禮,不是跪使臣,而是跪大明皇帝,這也是藩國儀注裡的規矩。

彥仁的自稱也很有意思,自稱為後文德院主,而不是天皇,倭國人心裡也很有數,在大明使臣面前,但凡是說出那兩個字,大明就是懶得打倭國,也得傾盡國力把倭國內外,犁庭掃穴了。

李秉代表的是大明皇帝的意志。朱祁玉作為皇帝不喜歡別人跪,但是作為臣子,需要讓人跪下對陛下行禮。

李秉終於心滿意足的坐下,袁彬也跟著坐下,這場不公平的談判開始了。

在這個談判的過程中,彥仁要一直這麼跪著。

“我這裡有一題本,是我們的條件,名為《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一十七條》,若是後文德院主肯答應,後文德院主所請,我也可以答應。”袁彬將手中的題本交給了彥仁。

彥仁跪在地上開啟了這一十七條,看完之後,人直接傻掉了。

袁彬慢條斯理的說道:“第一條,禁絕一切文牘之中關於天子二字的代稱,一切以德主相稱。”

“我手裡有幾本你們倭國編纂的史書,裡面都用天子二字,這要是送回大明,陛下就只能派大明水師來問問爾等,這天子到底是誰了。”

其實陛下早就知道倭國的文牘以天子稱呼天皇了,不過陛下並不是很在意,陛下對倭國只關心倭銀。

陛下可以不在意,但是臣工不能不在意。

這幾本倭國修的文牘,送回大明去,那朝中就是最綏靖、最不願輕啟戰端的文人墨客,也得高呼倭寇僭越討逆了。

陛下就是再懶得搭理倭國,也得準備水師細細謀劃,徹底消滅倭國了。

北元昭宗自稱天子,朱元章和昭宗打了近二十年,最終也沒把昭宗的帝號給打掉,昭宗死後,藍玉才徹底打掉北元朝廷,把北元打成了北元汗廷。

“無論會面議事結果如何,這一條是必須執行的,否則發生什麼,沒有人能夠保證。”李秉補充說道:“這是談判的先決條件。”

這第一條就是廢除延續至今的倭國皇室。

彥仁萬萬沒想到,袁彬的這第一條就這麼的苛刻,壓力倍增。

袁彬極為冷漠的說道:“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你既然要選擇戰爭,我可以給你戰爭。”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