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2/3頁)
章節報錯
建文四年,徐輝祖在齊眉山大勝燕王朱棣,並且斬將李斌,結果南衙京都內傳聞燕軍敗退已經退兵了,建文帝就召回了徐輝祖,導致了靈璧的何福與平安獨木難支。
最終導致了靈璧之戰,建文君大敗,燕王大軍順勢南下入了京師,燕王當了皇帝,成為歷朝歷代,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桉例。
建文君到底為何要召回徐輝祖?說到底還是朝中的文臣,擔心武勳領兵在外,權力過大的政治操弄。
在戰爭的時候,仍然沉迷於政鬥中不可自拔,戰爭必然失敗。
“沒有可能是在臥薪嚐膽嗎?”李秉依然有些擔心。
“即便是他在臥薪嚐膽,我們只要不疏於防備,便可以了。”嶽謙開口說道:“戰場拿不到的,做什麼都是徒勞無功。”
嶽謙經歷過了京師之戰的所有博弈,也先在京師之戰的失敗,導致了不得不歸還太上皇稽戾王回京。
戰場的勝負決定了利益的分配。
燕王登基為帝,不是燕王在燕府裝瘋賣傻換來的,是燕王一次又一次的擊潰了建文君的軍隊,最終得到了帝位。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那倒也是,我們準備見一見這位後花園天皇吧。”李秉點頭認可了嶽謙的話,這裡是倭國,是人間煉獄、群雄蜂起的倭國,這裡,拳頭大就是最大的道理。
次日的清晨,天矇矇亮的時候,袁彬換上了陛下御賜的蟒服,端坐在殿守閣內,等待著後花園天皇前來會面。
而他的手邊擺放著題本,上面寫著山野公方的條件。
這是袁彬第二次見後花園天皇彥仁,上一次是袁彬前往京都為陛下尋找伴手禮的時候,從倭國的皇宮拿走了三神器之二的時候,那會兒彥仁越是號喪,東西便越重要。
現在是第二次見面了。
而後花園天皇彥仁正在一步步的跟隨著季鐸來到了本丸,看著密佈的箭樓,在思索這堅不可摧的本丸,當初袁彬到底是如何在一夜之間攻下了這裡。
相比較京都皇城的破敗,界城本丸的殿守閣金碧輝煌。
彥仁一步一步的走上臺階,站在門前思索了良久,他曾經多次勸過足利義政認真對待國事,但是足利義政非但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反而拒絕了他的召見,這才最終導致尊皇派決定設法更換幕府將軍。
在多方大名都得到了訊息,他這個天皇要到界城來,但足利義政又一次讓人失望了,足利義政並沒有做任何的阻攔。
在來到界城之前,彥仁還對足利義政抱有最後一絲幻想,至少室町幕府的存續,對足利義政應該很重要才對。
但顯然,足利義政並沒有做出任何應對的措施。
想明白了自己到底來做什麼的彥仁,邁進了殿守閣大門。
“袁公方的悍勇之名,即便是在京都的皇城內亦有二人,今日一見,果然器宇不凡。”彥仁來到了殿內,滿是笑容的緊走了幾步,對著袁彬打著招呼。
袁彬沉默不語,把彥仁的熱情晾在了一邊。
因為李秉是大明的天使,彥仁理應先對大明使者見禮之後,袁彬才會開口,這是藩國儀注裡的規矩,規矩就是規矩,不能變。
袁彬其實知道彥仁的心思,彥仁不跟大明天使打招呼,就是想要忽視袁彬大明朝士的身份,進而在倭國的大框下和山野袁公方進行談判,將談判的雙方鎖定為倭國天皇和倭國諸侯之間的談判,維持之前倭國的政治體系,幕府攝政,維護一絲體面。
但是袁彬就是不給他體面,非要等到彥仁跟大明使者見禮之後,才會開口。
殿守閣內一時間有些沉默,一見面,山野袁公方就已經開始上壓力了。
此時的彥仁恨不得奪門而出,他背後的尊皇派,根本不知道他要面對的是怎麼樣的凶神惡煞。
“見過大明使臣。”彥仁只好對李秉行禮。
李秉卻半抬起了頭,沉默不語的看著彥仁,到了這個時候,彥仁仍不肯跪見,藩國儀注中明確規定了藩國國王面見大明使臣的禮節,不跪天使不會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