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陛下是英明的,而稽戾王是昏聵的。

于謙是直臣,他說陛下英明,那都是言辭鑿鑿,言之有物的英明。

朱祁鈺和于謙討論了許久的國事之後,結束了今日的奏對。

“袁彬這個月的奏疏到了嗎?”朱祁鈺問起了袁彬,算算時間,又到了袁彬上奏的時間,每個月一封奏疏,即便是沒什麼大事,上道問安的奏疏,也彙報下倭國的情況。

山野袁公方作為倭國最大的戰國大名,現在的實力極為強勁,手持山野銀山和安藝銀山的袁彬似乎並不滿足,因為倭國最大的石見銀山,仍不在大明的掌控之中。

而最近袁彬正在謀求消滅盤踞在石見銀山的山名氏。

興安翻找了下奏疏,將袁彬的奏疏遞給了陛下說道:“剛送來,海上不比地面,這有時候晚兩天、早兩天是常有的事兒。”

朱祁鈺看完了奏疏,眼睛頗為有神的說道:“袁公方要消滅盤踞在石見銀山的山名氏,居然不是自己動手,而是借他人之手,袁彬聰明啊。”

消滅石見銀山的盤踞勢力,負責動手的並非袁公方的勢力,而是大內氏的大內教弘以及尼子氏的尼子清定。

這個決定聰明之處在於袁彬的在倭國的勢力實在是太過於強大了,如果此時再強行兼併石見銀山,那個沒什麼本事有些奇特愛好的足利義政,怕是要號召倭國所有的大名,一起反抗袁彬。

共伐董卓之類的手段,不要太好用。

但是袁彬這次不用武力,而是借刀殺人,用另外兩個大名去吞併,而不是直接控制,既不會引起所有大名的擔憂,又能將石見銀山放在自己的掌控之內。

“是使臣李秉出的主意。”興安滿是笑意的解釋了一句,李秉作為毒士,計策自然十分毒辣,但是不代表李秉只會以強壓人,不會審時度勢。

倭國之局勢,袁彬手中的勢力,還沒有強到可以橫掃倭國所有大名的地步。

“李秉的那個女兒一心要嫁到宮裡來,這李秉對女兒也是寵愛有加,為了讓女兒能嫁到宮裡來,還千里迢迢跑到了倭國去,但泰安宮哪裡有那麼好進的?”朱祁鈺看著興安問道:“那李秉的女兒嫁人了吧。”

“沒有,出家為尼了。”興安無奈的說道:“李秉的女兒仍在家中,也不乏有人說親,後來就對外說出家為尼,就不嫁人了。”

這李秉的女兒也有點氣性,你皇帝不娶,我還不嫁了。

泰安宮有泰安宮的規矩,陛下定了不納文臣之女,那就是不納,說破天了也不納,規矩就是規矩,陛下要格外開恩,那興安也要分說一下。

李秉女兒沒什麼倒也無礙,那丫鬟呢?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朱祁鈺也沒打算破壞規矩,泰安宮是家,是他朱祁鈺的私事,他不會公私混淆。

“希望這個李秉不會因此記恨朕,而後耽誤了公事。”朱祁鈺批覆了袁彬的奏疏,結束了這個話題。

李秉會因為女兒嫁不出去心生怨恨,進而影響公務嗎?

定然不會。 @

此時的倭國瀨戶內海t城本丸殿守閣內,袁彬正在和季鐸、嶽謙、陳福寅、李秉等人議事,討論的正是如何步步蠶食石見銀山的山名氏族。

“大內氏和尼子氏的武士,不是山名。

氏的對手啊。”袁彬看著手中的塘報,對著其他四人說道。

大內氏和尼子氏對山名氏的進攻已經開始了,即便是已經在京都混戰中實力大減的山名氏,大內氏和尼子氏依舊不是山名氏的對手,被打的節節敗退,丟盔棄甲。

李秉倒是無所謂的說道:“再讓大內氏和尼子氏消耗一下山名氏的實力,然後派袁公方的武士前往便是,不過是換一身衣服罷了。”

袁彬一時間有些沉默,李秉到底是毒士,這種話如此平淡的就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