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1/3頁)
章節報錯
胡濙的判斷是杞人憂天嗎?
明明距離大明數萬裡之遙,遠離文明的中心,並且和大明並無交際的泰西蠻荒之地,會來搶劫大明嗎?
胡濙的判斷是基於越來越繁忙的海上貿易。
大明的官船仍然未至慢八撒,甚至沒有達到永樂年間的巔峰疆域,但是大明的商船已經開始了擴張之路,達到了歷朝歷代之最,並且正在擠佔大食人和波斯人商賈的領地。
來自慢八撒的象牙已經出現在了松江府市舶司的商行之中,而犀牛角杯器,更是有一兩牛角二兩金的說法。
泰西和大明有交際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有交際就會有碰撞、摩擦,甚至是衝突,大明勢強他們自然不能,但是大明勢弱,這群強盜會露出怎麼樣猙獰的面孔?
胡濙頓了下,他知道自己說的在某些人看來不著邊際,但是他還是繼續解釋道:“陛下,無論是大食人還是波斯人,他們在販賣崑崙奴的時候,都會將其閹割後,販售各地,以此來保證對這種貨物的壟斷。”
“但是那些威尼斯商人抓捕崑崙奴後,並不會閹割,沒有閹割的崑崙奴,活的更久,也更加強壯。為了獲利更高,威尼斯商人甚至會和崑崙奴繁衍後人。”
“所以羅馬人要吊死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一個專用的名詞,在泰西特指奸商。並不是單純指來自威尼斯的商人,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威尼斯的商貿往來頻繁,商賈眾多,來自四面八方。
威尼斯商人這個名詞,是指為了盈利不擇手段、囤貨居奇之人,比如把黑麵包賣到四千兩百億馬克,把一公斤黃油賣到六萬億馬克,或者為了獲利與崑崙奴繁衍後代。
胡濙十分確切的說道:“泰西之人,豺狼虎豹也。”
胡濙的擔憂自然不是杞人憂天,中原這片土地勢弱之後,這群豺狼虎豹如何對中原分而食之,又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多麼沉重且無法癒合的傷痛,朱祁玉非常清楚。
之前胡濙說文明真的會滅亡,而朱祁玉就對胡濙的說辭表示了贊同,而那段人間煉獄一樣的百年屈辱史,中原文明之火,搖搖欲墜,幾欲熄滅。
而胡濙對泰西之人的判斷,朱祁玉也深表贊同。
“於少保以為呢?”朱祁玉看向了于謙,胡濙對泰西的瞭解大抵來自尼古勞茲和王覆在西域的情報收集,還有大明重開絲綢之路後,往來商賈的情報。
雖然也只是管中窺豹,但資訊已經足夠全面,並且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判斷了。
于謙眉頭緊蹙的說道:“莫斯科公國,給金帳汗國收稅而強大起來,在莫斯科公國之中,有大量的韃靼人,一旦斯拉夫人和瓦剌人聯合起來,康國、西域、漠北、甚至是漠南,都有傾覆之危。”
“雖然不太可能,但是的確有這種可能,所以臣以為胡尚書所言極善。”
于謙同意胡濙的說辭,斯拉夫人和泰西的日耳曼、法蘭克、昂撒遜人打的越是兇殘越好,只要他們一方不能消滅彼此,就會一直打下去,這符合大明在西域的利益。
朱祁玉這才點頭說道:“朕以為如此甚好。”
“陛下要宣見尹凡三世,禮部應如何其溝通?”胡濙問起了具體的事務,大方針敲定之後,如何實施,就是接下來的議題。
朱祁玉笑著說道:“有的時候,做壞事說好話更管用。殺君馬者,路旁兒也。”
想要殺死一個人一定要罵嗎?
其實不是,而是捧。
朱祁玉說的殺君馬者,路旁兒也,出自東漢末年文人應劭寫的《風俗通》,大約和《尹索寓言》、《天方夜譚》一樣的民間風俗故事會。
東漢時候,高官食用厚祿,他們的馬也長得膘肥體壯,有一次某大員出行,圍觀的人紛紛拍手叫好,騎者就不斷催動馬匹,結果騎者的騎術不精,馬匹力竭而亡。
想要做事,不一定要罵,也可以誇。
過分地讚揚和吹捧,讓被讚揚者變得虛榮自負,招致他人反感,使被稱讚的人,在言語之下逐漸迷失自我,最終走向毀滅。
有時候想要毀掉一個人,你只需要誇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