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3/3頁)
章節報錯
汪皇后頗為不滿的說道:“上個朝,陛下就憑白多了個妃嬪!還埋怨李秉不管?李秉要是能拗得過這閨女,還能在奉天殿為女兒請命?”
汪皇后也是心裡苦,京中女子多愛慕她的夫君,幸好她的夫君,一心國事,也就是按禮法納了兩個妃嬪,之後都是因緣際會,她也不好說什麼。
“那怪朕不成?朕沒招惹過她。”朱祁鈺真的冤枉,他點著桌子說道:“沒有禮部選秀之事,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
當初百戶史宣女兒的事兒,朱祁鈺記憶猶新,他在朝堂上的話,並不會耽誤這李家小娘子選夫家,畢竟這小娘子連選秀都未曾選。
“陛下長得英俊,又是大丈夫,這才讓小娘子牽腸掛肚,不怪陛下,怪誰?”汪皇后揶揄了他一句。
“怪朕,怪朕。”朱祁鈺並不打算和吃醋的女人講道理,他笑著說道:“有勞夫人解決此事了。”
“這事不太好解決,我昨天見過了這小娘子,雖然她事事都應了,但是我看人還是很準的,這小娘子頗為執拗,這情關,怕是不好過了。”汪皇后已經見過李凝兒了,她知道,這事不是勸兩句就能成的。
“要不,陛下就納了她?臣妾倒是不在意。”汪皇后提出了一個建議。
朱祁鈺嗤之以鼻,汪皇后就是在釣魚,釣他這個大明皇帝上鉤。他作為資深釣魚佬,能上這個當?
不在意?
“連夫君都不叫了,一口一個陛下,還說不在意。”朱祁鈺搖頭說道:“朕無意納妃,這算什麼事兒?”
汪皇后終於笑了,她搖頭說道:“夫君要是真的無意,我就回絕了劉氏便是。”
“可憐她一片真心了。”
泰安宮的門開了,朝臣們開始進宮賀歲。
第一個進門的自然是襄王朱瞻墡和一眾燕府親王。
按照五常大論,朱祁鈺作為侄子,是要給嫡皇叔拜年的,可是朱瞻墡先到了,天地君親師,君臣之義大於親親之誼。
一眾親王見禮之後,就輪到了稽王府主母錢氏和稽王朱見深覲見。
“參見陛下萬歲,皇后千歲。”
“拜見陛下,拜見皇后,太平有象吉祥如意慶有餘,丹鳳朝陽鶴鹿同春歲百祿,願叔父事事順意。”朱見深行了個大禮,
朱祁鈺樂呵呵的說道:“免禮,賞。”
還是比照往年,依舊是五顆飴糖,壓歲錢和一堆的雜耍,泰安宮的皇子有的,朱見深也有。
“謝叔父厚賞。”朱見深謝禮,抬頭看了眼坐在月臺之上的朱祁鈺再次俯首說道:“陛下事物繁多,侄兒不多叨擾,侄兒告退。”
朱祁鈺點頭說道:“嗯,莫要貪玩拉下功課,講武堂的那些課業若是有不懂之處,問朕便是。”
“謝叔父厚愛。”朱見深走出了泰安宮,站在了宮門前,看了眼泰安宮,才向著十王府走去。
錢氏頗為擔憂的低聲說道:“濡兒,萬貞兒有沒有蠱惑你,亂說什麼話?你也切記,不要聽一些人胡說八道。”
“等你長大了,能夠明辨是非,自然對這些事有自己的判斷。”
朱見深跺了跺腳,知道母親到底想說什麼,他笑著說道:“母親多慮了,萬貞兒並未曾提及過父親,一句沒有。”
錢氏不希望朱見深在仇恨中長大,若是耳邊總是有些亂七八糟的人,叨叨殺父之仇之類的話,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也就長殘了。
和陛下作對死路一條,也有可能成為別人手中的一顆棋子,被人利用,這是最可悲的。
朱祁鈺留下了李秉,結束了眾臣賀歲之後,朱祁鈺才再次召見了李秉。
朱祁鈺示意興安賜座,又讓興安端了好茶,才開口說道:“李御史,你家女兒的事兒,皇后跟朕說了,這事兒不成體統,朕也無意納妃,你是我大明棟樑,這婚事誤了李御史的女兒,也誤了李御史。”
李秉一咬牙,站了起來,行了個大禮,大聲的說道:“臣請旨年後隨季指揮,出使倭國。”
“這又是何苦呢?”朱祁鈺萬萬沒料到,李秉居然打算放棄自己拼搏了一輩子的功名,打算去倭國去。
唐興就在那兒。
“子女都是爹孃的債呀。”李秉也是滿臉苦澀的說道:“臣實在不忍女兒黯然神傷。”
朱祁鈺敲著桌子說道:“李御史,朕非良人,朕一個亡國之君,百年之後,她也跟著捱罵,跟了朕也沒有什麼錦衣玉食,奢靡生活。”
“此事李御史還是多勸勸你家姑娘。”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