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2/3頁)
章節報錯
胡濙面色發苦,他猜測怕是於少保在前線安定韃靼俘虜的時候有人膽大妄為刺殺,激怒了陛下,這才導致的增兵。
胡濙想勸一勸,但還是忍住了。
當然,胡濙不知道,陛下在演他。
朱祁鈺接著說道:“傳令楊俊,凱旋之師理應歇息,但休息歸休息,不能忘戰,待凱旋之後,隨時準備增兵燕山前線。”
“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吏部左侍郎王翱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有本啟奏。”
“四川戥頭案僅官身涉案超過百人,吏員過五百之數,皆事涉貪腐,臣請旨案首節前問斬,以安四川百姓之心。”
刑部尚書俞士悅俯首說道:“臣附議。”
案首是四川三司左右使,京官之中有戶部左侍郎張鳳等人。
朱祁鈺拿過了奏疏,這已經是死刑三複奏的最後一次復奏,這次硃批,這些人便都成了刀下亡魂。
“陛下,臣有一事啟奏。”鴻臚寺卿、右侍郎楊善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韃靼部送來的那些海拉爾怎麼辦?這都在會同館住了三個月了。”
“再住下去,戶部要找臣算賬了。”
楊善這話夾槍帶棒,揶揄了下新戶部主事左侍郎沈翼,一雙手真的是一分錢都不放過,當然作為禮部官員,海拉爾還是要處理的。
沈翼卻是面色如常,看起來根本沒聽出這話裡的揶揄之意,或許聽出來了,但是絲毫不在意。
朱祁鈺點頭說道:“送進澄清坊吧,朕昨天已經和皇后說過了,這些侍女,皇后會自行安排。”
“臣遵旨。”楊善歸班。
翰林院掌院事吳敬猶豫了下,終於邁出了一步說道:“陛下,臣請旨為天下學堂建女子學舍。”
此言一出,群臣譁然,議論紛紛。
朱祁鈺一愣,從袖子裡拿出一張皇后的廢稿,吳敬所稟報之事,和廢稿上的事兒,是一回事兒。
女子學舍。
朱祁鈺把這張廢稿放在袖子裡,本來打算和皇后好好商量下,再拿到朝堂上議論下。
汪皇后的想法很不成熟,主要是借鑑冉思娘在講武堂的講醫堂進行架構,汪皇后列舉了幾個理由,但是她不認為自己能夠說服皇帝,說服群臣,所以就只是規劃了下。
吳敬的奏疏裡,對女子學舍這件事,是仿照國子監和翰林院,讀書識字明理辯是非。
“簡直是狂妄!這女子無才便是德!你這是胡鬧,女子學舍,未出閣的女子,拋頭露面,成何體統!”李秉一甩袖子叱責著吳敬的大逆不道。
吳敬看著李秉,卻滿是疑惑的問道:“敢問李御史,你家裡為出閣的女兒,識字嗎?”
李秉支支吾吾的說道:“自然是認識,禮記都讀完了…”
“那不就結了嗎?”吳敬嗤笑了一聲,衣袖一展,朗聲說道:“陛下,在這奉天殿內,文武百官,敢問哪家的女兒,大字不識一個?”
“如果有,臣當場把這奏疏吃掉!此生絕不提及此事!”
朱祁鈺悶聲笑了兩聲,看著吳敬,這小吳,這是打算在奉天殿騙吃騙喝不成?
吳敬此言一出,奉天殿終於安靜下來。
並沒有人站出來說自己的女兒不識字,他們總是如此,一邊拿著烈女傳勸女人變的又蠢又傻,拿著女誡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一邊又費盡心思讓女兒讀書識字明理辯是非。
群臣看向了禮部諸員,若是這禮部尚書能有點作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
胡濙這會兒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老僧入定,跟睡著似的。
在陛下還未表態的時候,胡濙是絕對不會表態的。
這事的確是禮部的事兒,但是禮部的態度一如既往,陛下說什麼便是什麼,陛下說的不好的地方,禮部負責查漏補缺。
吳敬再次俯首說道:“陛下容稟,咱們大明,無論是勢要豪右,還是鉅商富賈之家,但凡是家裡有門檻的家裡,有一個算一個,有一家,家中女兒不識字,臣都可以把這奏疏給吃了,把今天這諫言給收回去,臣致仕回家做師爺去。”
吳敬這是調查過才敢發言,大明肯定有目不識丁的女兒家,吳敬這番話,就是發動了文官技——擴大化。
一旦有人挑選了一個痴傻的說事兒,吳敬就贏了。
這是個邏輯陷阱,需要細細尋找,尋找天生有缺之人,才能讓吳敬把這本奏疏收回去,那就證明了女子讀書識字,在高門大戶之中,是一件非常普遍,而且非常正確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