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盤棋,無疑是個讓彼此冷靜一下的好辦法。

“嗯。”朱祁鈺讓興安去拿棋,才對于謙說道:“於少保先起來說話。”

于謙立刻就站了起來,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陛下答應了下棋,等於答應了三思而後行。

如果陛下三思之後,仍然決定要日拱一卒的郡縣安南,那于謙會堅定的執行這個命令,因為這是陛下的決定,但是于謙一定會費盡心力,防止事情滑落到不好的方向。

于謙說起了農莊法的一些趣事,讓緊張的氛圍得到了紓解。

興安拿來的兵推棋盤,是【靖難之戰】,就是燕王府和太子府朱允炆的靖難之戰,這個棋盤有個好處,就是興安不用放天災,陛下手持太子府,于謙手持燕府也打不贏。

在這一幅兵推棋盤之中,陛下完全是靠實力獲勝的!

朱祁鈺和于謙開始對弈,一遍下棋,朱祁鈺一邊說道:“咱大明富碩啊,這兵推棋盤中,糧草並不會緊缺。”

于謙看著手中燕王府的兵力放棄了抵抗,陛下又不是剛愎自用的朱允炆,他在兵推棋盤上,就是發動料敵從先的被動,也贏不了。

他笑著回答道:“可不是嘛,當年太宗文皇帝五徵漠北,夏元吉造了三十萬臺武剛車供文皇帝驅使,那瓦剌人也好、韃靼人也好,面對文皇帝,聞馬蹄聲退千里以避鋒芒。”

“正統年間三徵麓川,糧餉週轉千里,大明軍士也沒餓肚子打仗。”

“可是也窮啊,朝廷沒錢,每次征戰,都是徵調民夫民力,現在好了,大明富,朝廷也富。”

過去的大明富碩,百姓窮,朝廷也窮,現在大明也富碩,朝廷也富碩,百姓也稱得上安居樂業。

那誰窮了?

朱祁鈺連勝三把,每一次都是在不到一百八十個回合內獲勝,他過足了運籌帷幄決戰千里之外的棋癮才說道:“果然,內戰不可豫,當速勝。”

朱祁鈺說的是靖難之戰的內戰,也說的是安南之戰的內戰,安南的交趾三司並沒有罷撤編制,的確是內戰。

這也是興安取【靖難之戰】的原因,內戰打的越久,對大明越不利。

朱祁鈺在正統十四年的奉天殿上睜開眼,在他的觀念裡,安南是個獨立的國家。但當下的景泰九年六月,安南和後世的獨立還是有巨大的差別。

就比如此時的安南,說的是漢話,用的是漢文,行制是大明制度,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高度依賴大明,屬於大明四方之地的範圍之內。

于謙這才鬆了口氣說道:“陛下英明。”

于謙離開了大駕玉輅,剛下車,就被興安從身後追了上來。

“於少保,暫且留步。”興安疾走了幾步說道:“於少保,咱家就是個近侍,不懂那麼多的大道理,可是看到陛下和於少保爭辯,也是心驚膽戰啊。”

于謙端著手低聲問道:“陛下那邊發火了嗎?”

興安搖了搖頭說道:“那倒沒有,於少保走後,陛下反而笑了起來,對咱家說,咱大明以前是國富朝廷窮,現在是真不窮。”

“還是陛下英明啊。”于謙頗為感慨的說道。

陛下向來如此,廣開言路,良言嘉納,從來不會因為有人諫言忠言逆耳,而不讓對方把話說完。

毫無疑問,在於謙看來,陛下是英明的。

------題外話------

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母親都是克烈·唆魯禾帖尼,克烈部是蒙古七十二部中實力除乞顏部之後實力最強,加盟蒙古集團最早的大股東。所以只有這四個人在拖雷死後有資格爭奪汗位。日拱一卒這種戰法,的確很省錢,但大明又不窮,朝廷也有錢,所以可以直接郡縣安南,速戰,至於教育的事兒,不過兩代人四十年,就能解決了。求月票,嗷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