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3/3頁)
章節報錯
禮哪門子的佛!
軍國大事不顧,跑去禮佛,算哪門子的大石!
和碩欲言又止,話到嘴邊,沒有說出來,這些個禪師進蘭宮,多數是去獻虎狼之藥,讓大石重振雄風的。
博羅死,阿失臺吉眾叛親離,也先沒有了繼承人,拿什麼跟有王永貞的王復爭權呢?
可惜這麼久了,依舊是沒有任何的結果。
“算了。”王復十分平靜的說道。
王復大約是整個康國,最後一個還認也先是大石,是康國的王的人。
此時的蘭宮,也先正在接見尹凡三世,這個金帳汗國附屬國的繼承人。
病到不能去大營點將征伐的也先,居然有功夫見尹凡,可見也先並不是真的病了。
尹凡三世不耐煩和也先聊天,他要參觀大學堂的行程被迫終止,但他還是妙語連珠,和也先相談甚歡。
黃昏之後,尹凡在蘭宮吃過了晚飯,又獲得了一大堆賞賜之後,尹凡三世終於鬆了口氣,離開了蘭宮,前往會同館。
灰暗的油燈之下,尹凡開啟了羊皮卷,拿起了鵝毛筆,還是沾著墨水寫字,他不是在寫日記,正經人不寫日記。
他在寫遊記,將今日一天的見聞,寫到了捲上。
【我本來很難理解康國的局勢,因為一個王仍然活著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藐視了他的權威,而投靠了他人。】
【但是我見到了撒馬爾罕的繁華和綽羅斯·也先之後,便理解了康國人的選擇,也理解了康國的局勢。】
【昔日的撒馬爾罕雖然有明珠之城的讚譽,但是破敗的城牆,征戰留下的骸骨無人清理,商道堵塞、馬匪無數的撒馬爾罕,擔不起明珠的稱呼。】
【康國公王復只是國公,可他卻是康國的真正建立者,一切的一切,制度、軍制、稅賦、文化、宗教都由康國公去制定,也先並沒有這個能力,他只是一個很聰明的劫匪頭領。】
【這些文化各異,本應該你死我活的突厥人、蒙古人、瓦剌人、波斯人、烏茲人,能夠和平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全是因為康國公的智慧。】
【康國人說這是天憫福安,讓我感到驚奇的是,他們對天主的理解都不盡相同,卻能夠共同確認,康國公就是天主的僕人。】
【這讓我對那個天主所在的大明,更加好奇了。】
【讓我深深憂慮的是:康國公正在圖謀發動對赫拉特的攻勢,一旦康國公拿下了赫拉特,那麼金帳汗國就會像紙一樣被徹底碾碎。】
【而困於金帳汗國統治的羅斯公國,又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被統治的命運?】
【非常明顯,康國要遠比金帳汗國要穩定、強悍,他們的官道驛路四通八達,不知盡頭。】
【一種被稱之為條條的規則,直屬於撒馬爾罕王庭的南北兩院,將他們的衙司開設到了每個郡、每個城市。】
【如果不是康國公僅僅只是國公,我還以為來到了羅馬。】
【這對我們有足夠的借鑑意義,但是羅斯公國面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在康國的統治下,完成一統與獨立。】
【我不認為黑羊王國能夠阻攔康國公的腳步,黑羊王國太過弱小了,哪怕是加上奧斯曼人,也不過是一杯水,試圖撲滅一車著火的煤炭。】
這是尹凡三世新學的成語,叫杯水車薪。
戰場發生在赫拉特,此時的奧斯曼王國能在帕提亞地區投射的力量實在是有限,鞭長莫及。
【我什麼都做不了,我什麼也不能做,一群斥候仍然活躍在城內,我感覺自己寫下這些字的時候,就被一雙眼睛盯著。】
【我應當試圖去理解這些人的作用。】
尹凡三世合上了羊皮卷,擔著擔憂的神情,望著會同館之外,此時此刻,誰能夠阻擋康國公拿下赫拉特,補齊康國最後一塊版圖,然後揚鞭西進呢?
“篤篤篤。”敲門聲響起。
尹凡三世似乎是被敲門聲嚇到了,用力的、低聲的問道:“誰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