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誠用盡了心思拉攏柳溥,但是在選擇的時候,柳溥仍然選擇了黎宜民,而不是他黎思誠。

襲殺敗北,黎思誠不得不逃回西都清化,重整旗鼓,以圖日後。

丁烈滿是惆悵的說道:“柳溥乃大明逃難而來,有此選擇也不意外,相比之下,一個英明的君上和一個昏聵的君上,顯而易見,後者在位,柳溥這樣的人,才能如魚得水。”

黎思誠頗為認真的說道:“大明皇帝之心,路人皆知啊,柳溥說的沒錯,大明怕是不日就要攻我大越,唉。”

“我要去大明!”

黎思誠頗為急切的說道:“我要去面聖!即便是大明皇帝要某去皇帝號,某也要爭取大明的支援!否則我兄弟二人,還沒分出個勝負來,大明軍就來了。”

若是說黎宜民要倚仗升龍軍的武力拒絕大明的王化,那麼黎思誠就是想要以和拒絕大明的王化。

反正都是拒絕大明的王化,殊途同歸罷了。

大明有大明的國情,大明有他的高道德劣勢,大明不打師出無名之仗。

“那陛下要殺了你呢?”丁烈不同意黎思誠前往大明去,大明皇帝顯然要再次郡縣安南,以報當年大明之恥。

黎思誠過去,這樣不是送上門去嗎?

“富貴安定險中求!孤已下定決心,若是孤死了,丁尚書一定要入升龍皇城,殺了黎宜民,解救我安南百姓於水火之中。”黎思誠還是踏出一步,坐船前往了大明的松江府。

黎思誠毅然決然的前往了松江府。

松江府新港為各國市舶司的船舶專設了碼頭棧橋,而安南國的碼頭棧橋上,停滿了三桅大船,一袋袋的糧食,被放在了排車上,推向了倉庫。

而另外一邊,是一群群的安南女子,手上繫著兩指粗的麻繩,被拖拽著登記造冊,交接給了兩浙商總葉衷行。

葉衷行對這批安南女子頻頻點頭,黎宜民雖然不當個人,但是他的審美是沒有問題的,這些女子質量上乘。

安南女子交接給葉衷行後,葉衷行命人解開了安南女子的麻繩,將其統一安置,在盥洗之後,送往松江府織造局,學習漢話和一技之長。

陛下曾經說過,工作賦予人格,勞動使人自由。

想要這些安南女子,踏踏實實的在大明生活下去,相夫教子,就要有些餬口的本事,一個踏實能幹的兒媳婦,惡婆婆和那些街坊鄰居,才沒有那麼多的閒言碎語。

大明皇帝,一諾千金,說要給大明的光混們發媳婦,那就必然要踐行諾言。

黎思誠看到這一幕,痛心疾首,他才知道每年有這麼多、這麼多堆積如山的糧食被送入大明,他才知道有這麼多妙齡女子,被如同牲口一樣販售至此。

但是黎思誠又啞然,因為這些女子到了大明之後,反而像個人了,是安南國佔據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們,不把她們當做人。

這能怪大明?

這讓黎思誠,有苦在心口,焦慮萬分。

黎思誠腳步沉重的向著萬國城而去,而後坐船向著南衙走去。

而在路上所見所聞,讓黎思誠自我不斷懷疑,他甚至產生了一種,當大明人非常好的錯覺。

他有些想不明白,做大明人哪裡不好了?他的祖父黎利為何要造反呢?

但是認真想一想,黎思誠也想明白了,他的祖父黎利為何要造反,因為黎思誠現在也在造反。

朱祁鈺仍然在南湖別苑,他手裡正在處理一批奏疏。

“戶部也是在做夢啊,保證勞動報酬按時發放,讓工坊每招聘一名員工,要預存一年報酬。”朱祁鈺看著手中的奏疏,不捨的放下。

戶部尚書沈翼沈不漏是沒睡醒嗎?

當然不是。

------題外話------

求月票,嗷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