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彬在整個山野銀山巡視了一圈,叮囑了下窯民們,然後讓十名庶弁將,負責教導他們自保的手段。

山野銀山的姨舍山,在日文裡的意思是棄母山、棄老山。

長期的戰亂導致了百姓們居無定所,本就不多的良田荒廢之後,讓本就捉襟見肘的糧食,更加匱乏。

稍微年長無法繼續勞動的老人,就成為了負擔和累贅,這個時候,老人就會自己選擇進入棄老山,放棄自己的生命。

這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

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袁彬不清楚,他在白毛風的大雪天裡,在及腰的大雪之中,茹毛飲血,艱難前行的不知多久,走到了東勝衛。

袁彬看著山野銀山的山道上奔跑著的孩童,露出了一絲笑容。

今參局還在倭國的時候,就十分喜歡在銀山逗留,一住就是數十日之久,今參局的理由是等待李大老,就是那會兒還是李賓言的唐興,出海歸來。

其實今參局很喜歡山野銀山的生活,這裡安定,這裡祥和,這裡生機勃勃。

這裡,孕育著一股生的力量。

大明曾經擁有過一種力量,叫做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袁彬從這些窯民的身上,察覺到了類似這種力量的可能。

或許,這是解救倭國目前困局的唯一辦法。

但是他為何要做呢?

大明要的只是倭國的銀子,僅此而已。

袁彬在山野銀山逗留了三日,安定人心,才奔著堺港而去。

此時的堺港殿守閣內,季鐸、嶽謙、李秉等人,正在商量著堺港日後何去何從。

袁彬將手中的馬鞭放到了門前的架子上,笑著問道:“你們在聊什麼呢?”

李秉笑著說道:“袁公方啊,你走後有幾條訊息來了。”

“第一條是足利義政來了書信,希望袁公方不要誤會,是細川勝元自己貪圖山野銀山的富碩,才蠱惑三管領一起前往攻伐,和他足利義政這個室町幕府將軍,沒有一丁點關係。”

袁彬嗤笑的說道:“他們就不能提前對好口供嗎?各執一詞,不去管他,足利義政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在龍潭虎穴的京都活下去。”

推來推去,不過是一起做的決定,為了山野銀山的利益。

山野銀山誰不眼饞?

趁著袁彬討伐安藝國之時,佔領山野銀山,瓜分豐厚的利益。

可惜,他們連只有窯民的銀山都打不下來。

菜,就是原罪。

李秉拿出了第二封書信說道:“第二條是細川勝元的堂兄堂弟都找來了,希望袁公方能夠庇佑他們。”

“細川勝元倒下了,眼下細川氏群龍無首。”

“好處呢?”袁彬坐定,灌了一口涼茶問道。

不叫保護費就想得到保護?

李秉滿是笑意的說道:“他們給袁公方提供每年十八萬石的糧食,並且推舉袁公方為新的三管領之一,這樣一來,袁公方就可以上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