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3/4頁)
章節報錯
若是朱祁鈺只看劉觀這本《玉堂叢語》,自然不會看明白前因後果。
事情的確是有這件事,具體的前因後果,卻一字不提。
果然是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
朱祁鈺之所以看這本《玉堂叢語》,是為了看建文及永樂年間的民亂,畢竟松江府剛鬧了一場民亂。
劉觀整理史料,記載了從永樂元年至永樂二十二年,共計二十五次民亂。
這其中鬧得最大的就是永樂十八年的唐賽兒民變。
唐賽兒以紅白旗為號,聚集了數萬教眾,大行劫殺,最後被朱棣派了五千京營給剿滅平定了。
朱祁鈺看了看唐賽兒的數萬人,再看了看葉宗留、鄧茂七民變。
正統十三年起的鄧茂七民變,涉及了五省二十餘府,鄧茂七麾下百萬之眾影從。
唐賽兒在葉宗留和鄧茂七面前,根本不夠看的。
民變、民亂在歷代封建王朝屬於很正常的現象,以彙報到朝廷的統計資料算:永樂年間平均每年一次,正統年間一年平均兩到三次,景泰年間報到朝廷的民亂就有八起。
若是真的要論直達天聽的民亂,韃清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從道光十六年至宣統三年這七十五年時間裡,韃清直達天聽的民亂就高達5387次,平均每年72次。
這還只是直達天聽的,那些沒有記錄的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民亂的根由,就是遊墮之民,就是遊手好閒之徒,翻譯翻譯就是靈活就業人員。
他們沒有土地耕種,沒有一技傍身,更沒有任何的生產資料,在地主家裡打短工,沒什麼固定收入的流民,是民亂爆發的根本原因。
冬序之下,遊墮之民,陡然增多,這給緹騎們查案,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朱祁鈺靠在軟篾藤椅上,略微有些頭疼的揉了揉腦闊,一雙柔荑放在了他的肩膀上,輕輕摁著。
“遊民無罪,他們只是流離失所,他們之前可能只是農民,幾畝薄田,天災人禍就丟了地,只能以短工為生,這些人又最容易受人蠱惑鼓譟,三兩鬥米,就足夠他們拼命了,難辦啊。”朱祁鈺幽幽的說道。
冉思娘不懂國事,她默不作聲給朱祁鈺寬肩,只希望可以讓她的夫君可以放鬆一些。
在冉思娘看來,陛下已經做得極好了,但是這天下事,就是如此,哪裡有那麼多的事事順心。
陛下只是人,不是神仙,哪裡有那麼多的神力,庇佑到天下所有百姓?
去廟裡上香,還不是心想事成呢。
“陛下,於少保求見。”興安走了進來,俯首說道。
“宣。”
在於謙進來之前,興安簡單的將剛才在廊道上發生的行刺案說了一嘴。
朱祁鈺笑了下,握住了冉思孃的手說道:“一路舟車勞頓,思娘先下去休息,朕和於少保有事要談。”
“陛下也不要太過勞神了。”冉思娘一臉不捨,但是陛下要和於少保談國事,她只能退下了。
“臣參見陛下,陛下萬安。”于謙行禮。
朱祁鈺手虛引說道:“坐。”
“朕以為這民變之始,禍在遊墮之民,不知少保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