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3/4頁)
章節報錯
“二則剿匪勘定,西域民風彪悍,淫祀極多,百姓農忙為民農閒為匪,西域地方七國之眾,錯綜複雜,大明軍徵萬里之遙,征伐易安地方則難。”
“臣斗膽核算,僅大軍遠征西域,安地方,動用糧餉折銀幣幾達千萬餘。”
朱祁鈺再次點頭,治理西域,第一個遷民,第二個治安戰成本太高。
西域不是沃土千里之地,對被遷徙的百姓而言,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如果有得選,遷徙雞籠島都比遷徙到西域的戈壁灘強得多。
同樣西域地方分成了七國,現在仍然有五國之多,治安戰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大明徵西,僅僅征伐軍備糧草撫卹等等就需要千萬銀幣,這還不算治安戰的成本,治安戰成本有多高?
看看漂亮國在伊拉克,漂亮國在阿富汗。
“還有第三嗎?”朱祁鈺看著鄧順問道。
“有!”鄧順的神情有些激動的說道:“安內救民,國家之本務,慕外勤遠,朝廷之末策!”
“漢光武閉關謝西域,唐太宗不受康國內附,皆深知本務者也!”
東漢建立之時,西域諸多小國迫於匈奴的壓力,請求漢光武帝劉秀建立西域都護府庇佑西域,漢光武拒絕了。
唐太宗李世民拒絕了康國的內附,是因為大唐當時鞭長莫及。
但是李世民兒子唐高宗李治,則接受了康國的內附,還拿走了萬王之王的稱號。
朱祁鈺知道這兩個典故,繼續聽著鄧順的諫言。
鄧順繼續說道:“今天象有異,大災四起,大明四方仍歲災歉,小民絕食逃竄,妻子衣不蔽體,被薦裹席,鬻子女無售者!”
“家室不相完,轉死溝壑!未及埋瘞,已成市臠,此可為痛哭者也!”
“望陛下用和番重開西域之費,益以府庫之財,急遣使振恤,庶饑民可救。”
鄧順這番話翻譯翻譯,就是大明仍然有災荒,不救大明百姓於水火之中,跑去重開西域,是捨本逐末的行徑。
鄧順治理西域的第三點諫言,核心話術為:陛下停一下腳步吧,等等大明百姓!
毫無疑問,跑偏了。
朱祁鈺原來頗為滿意,手指頭在不停的敲擊著寶座的扶手,認真思量著鄧順的話,但鄧順治西域的第三點說完,他的手便停了下來,看了一眼鄧順。
興安看到陛下手中動作一停,就知道陛下是生氣了。
奉天殿上有些寂靜,鄧順打了個寒顫,思緒萬千急轉,他想不通,這本來君聖臣賢的大好局面,為何突然急轉而下?
“鄧翰林,朕來問你,大明四方之地,可包括陝西行都司?”朱祁鈺平靜的問道。
鄧順感受到了平靜之後的怒氣,顫巍巍的說道:“是。”
“那大明百姓是否包括了陝西行都司、陝西、靖安、山西百姓?”
鄧順再次俯首說道:“包括。”
“那朕重開西域,免大明陝西行都司的百姓受馬匪流寇之苦,是不是安內救民?”
“是!”
“那朕意圖重開西域,意圖保西出嘉峪關商路暢通,是不是安四省之地民生經濟?”
“是!”
鄧順的冷汗已經流下來來,他發現了他話裡的漏洞,大明腹地的百姓是百姓,大明邊方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