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忠上前打暈了楊菀,再不暈,什麼都審不出來了。

從解刳院吹出的風,都是帶著絲絲涼意,這裡為大明醫學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盧忠還是不敢進這裡。

冉思娘這一輪的解刳院坐班已經結束,她收拾好了私人物品,離開了解刳院,坐上了轎攆,直奔講武堂而去。

陛下在講武堂有自己的寢室,穩婆算好了日子,今天是個好日子,她跟了陛下三年,皇帝對她也頗為寵幸,奈何肚子始終不爭氣。

陛下國事繁忙,冉思娘必須要見縫插針,自己主動爭取機會。

冉思娘趕到的時候,已然是日暮時分,御書房的石灰噴燈已經開啟,顯然陛下仍然在忙碌。

盧忠在太陽剛落山的時候,來到了御書房。

“陛下查清楚了。”盧忠的額頭浸著汗水,可見他對這件事的重視。

朱祁鈺停筆,平靜的問道:“是誰?”

盧忠俯首說道:“是張昭。”

聯絡各王府意圖請陛下移宮、聯絡名士、翰林、太學生對十大曆局口誅筆伐、給楊菀改名換姓、蠱惑楊菀刺殺皇帝都是這個人。

張昭。

“朕記得他不過是一個僉都御史,不過四品官職而已,能釀出如此局面?”朱祁鈺眉頭緊鎖,官不大,弄的動靜還挺大。

張昭這個人,朱祁鈺有點印象,此人在正統十年上書阻止了窮瘋了的稽戾王南下西洋,而後還把造船的郭琰彈劾到了貴州做知府。

但是這個人,區區一個正四品,就能搞出這麼多的么蛾子?

朱祁鈺懷疑張昭背後還有人。

事情發生之後,盧忠一直奔著三品以上的明公們,查來查去,總是查不到幕後主使,結果他也沒想到,居然是個四品官。

盧忠解釋道:“此人是四海宗盟的魁首,也是清流之中的中流砥柱,和賀章在都察院鬧得很難看,其人長袖善舞,多錢商賈,人脈極為廣,而且不吝錢財,交通四海。”

若非這次張昭辦事匆匆,留下了蛛絲馬跡,否則很難查到這個人身上。

“原來如此,那不奇怪。”朱祁鈺點頭。

四海宗盟,大約就是四海大明文統體系聯盟。

大明的文統很多,比如薛瑄是河東學派鼻祖,比如陳獻章是白沙書派的鼻祖,類似的文統體系下的學派還有很多。

四海宗盟是一種鬆散的聯盟,而魁首多數都是名聲極盛之人才能坐,比如清流之中的中流砥柱。

這類的人,其實可以稱之為學閥。

大明結黨有三大類,同榜、同鄉、同師,而同師,就是在這類的學閥之中發生。

大明文統,發展到大明中晚期,就是齊、楚、浙、西、東林等等學閥為背景的政治聯盟,利益共同體。

東林黨人的背後,是一張龐大的利益鏈條,絕非一個書院那麼簡單。

“涉案有多少人?”朱祁鈺頗為鄭重的問道。

盧忠猶豫了下才說道:“一百三十三人,還在查補。”

朱祁鈺看著盧忠,笑著說道:“你在猶豫什麼?是不是想說法不責眾,朕南下在即,此時應只誅首惡?”

“是。”盧忠點了點頭,這次涉案者眾,陛下又要南巡,朝中如此大規模的人事調動,勢必會出現各種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