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2/3頁)
章節報錯
周瑛那張酷吏的臉,罕見的笑了笑,報他鄭王的名號,還不如報他周瑛的名號有震懾力,誰不知他是個狠人?
“謝殿下抬愛,臣,告退了。”周瑛行禮,一句殿下一切安好,始終沒有說出口,便走出了鄭王府。
偲偲姑娘很快就被接到了王府,朱瞻埈就坐在王府門前,看都沒看一眼,手裡拿著馬鞭,就那麼坐著一整天都沒說話。
朱瞻埈甚至想過是不是用手裡的馬鞭抽下人幾下,鬧一鬧,周瑛就會回來管他了。
一直到了黃昏的時候,朱瞻埈才終於放棄了鬧事的打算,回府去了,他知道鬧沒用,那個管了他十三年的長史走了,日後王府上下都要靠他這個鄭王了。
反腐清吏廳乃是由吏部左侍郎王翱上諫組建,掛在計省名下,這監察之務,本應該掛在都察院名下,但是王翱考慮到都察院的一貫表現,最後將反腐清吏廳掛在了計省名下。
賀章尋周瑛出仕,就是希望周瑛能在反腐廳爬的足夠高,最後將反腐廳重新掛靠在都察院名下,名正,方能言順。
周瑛離開後,就向著吏部而去,他是都察院介紹到反腐廳眾人中的一個。
周瑛剛調任反腐廳就陷入了無休無止的忙碌之中,忙裡偷閒的時候,周瑛還專門去了趟鄭王府跟新的長史叮囑了許多,又詢問了一下鄭王的情況才離去。
反腐廳的第一個大案,就是陝西行都司冒賑案。
陛下對冒賑案的批覆只有一句話;【不可因罰不及眾姑息養奸】。
反腐廳因為冒賑案,陷入了極度的忙碌之中。
而周瑛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前任陝西行都司巡撫、現任浙江巡撫陳祖輝,很可能是冒賑案的始作俑者。
整個陝西行都司的現狀,所有線索,都指向了陳祖輝。
周瑛反覆查驗之後,確定了自己的猜測,找到了王翱,將自己找到了的線索告訴了王翱。
王翱翻動著手中的題本,越看越是心驚,看了許久才說道:“你的意思是,冒賑案和此次常德、鎮江、松江三府死七萬眾的瘟疫有關?”
一旦爆發瘟疫,朝廷必然鎮撫,這是朝廷的義務。
之前廷議之時,手不漏財的沈翼一改常態頗為大方,但是要求軍管才會撥發銀錢,還問這錢國帑出了,能到百姓手裡幾分幾毫!
沈翼是巡檢地方的巡按御史,九年京察大計皆上上評入京,對地方那些貓膩門清兒,沈翼就曾經對地方官員做出過總結:【官官袒護,舉朝皆然】。
周瑛點頭說道:“我以為可以兩案並查。”
“松江府集散天下貨物,人員來往龐雜繁多,一旦瘟病散播,天下沸湯,不可不慎。”
王翱猛地站起身來,急不可耐的說道:“言之有理,我這就去見陛下,你隨我一起。”
朱祁鈺看完反腐廳的奏疏之後,深吸了口氣厲聲說道:“此事積弊已久,通省大小官員,無不染指有罪,兩案並查,絕不姑息!”
“臣等領旨!”王翱和周瑛離開了聚賢閣,他們要的就是陛下絕不姑息的這句話。
這冒賑案和三府瘟疫之事,一旦有了牽連,那必然是驚天大案,查到誰頭上都不足為奇。
朱祁鈺待兩人走後,不停的揉搓著眉心,他本以為三府瘟病之事,只是三府官員和地方士紳勾結的失察之罪,現在看來,其中的骯髒比朱祁鈺想的要多得多。
而檢舉揭發冒賑案的狀元郎柯潛,受到了生命的威脅。
柯潛本就是軍生,心思極為縝密,屢次逃過了截殺、毒殺、構陷等諸事,並且上了一本奏疏。
柯潛以為陛下西擴大計,應當早做打算,比如改陝西行都司為甘肅,轄地為河西走廊,再設西域行都司,陝西行都司才能長治久安。
朱祁鈺嘉納良言,但是茲事體大,還需細細籌備,等到冒賑案塵埃落定之日,改制方可通行無礙。
而此時在松江府就地軍管的松江巡撫李賓言,更是愁容滿面。
他接到敕諭,立刻令巡檢司封鎖了長江口,並且禁止船舶停靠松江府、寧波市舶司,隨後大軍開始封鎖松江府,一時間松江府內外,馬蹄聲陣陣。
往日的滾滾商隊、遮天蔽日的船帆銷聲匿跡,甚至有傳聞陛下要裁撤松江府市舶司,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