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3頁)
章節報錯
今參局一腳踹在了沙堡上,整個沙堡轟然倒塌。
今參局說完,就是看著漫天的星空,她的父親死於政鬥之後,她再也沒有停下來,好好看著滿天星辰,而現在,她終於有了空閒。
“說的有道理,不立破而後立,破而後立。”唐興重重的點了點頭,肯定了今參局的說法。
室町幕府最輝煌的時候,就是永樂年間,足利義滿被大明太宗文皇帝冊封了國王之後,對各大守護大名進行了一連串的削藩,而後多次遣使前往大明,確定了十年一次的朝貢。
足利義政的想法,其實也差不多,畢竟大明天使仍在倭國,剛剛冊封了室町幕府為倭國國王,足利義政心比天高,以為他能像祖輩足利義滿一樣,背靠大明再現室町幕府榮光。
殊不知倭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這麼拖著,還不如直接病死,然後破繭重生。
本來預計,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衝突期,室町幕府才會求助山野銀山,連李秉這個毒士,都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個月,倭國便是遍地狼煙。
足利義政終於發現,他自己無法收拾弄出來的爛攤子,下詔急令袁彬率軍進京。
此時的李秉卻是讓大軍暫緩,嶽謙思考了半日,決定緩上幾個月再開拔。
若是接到徵召就前往京都,倭國局勢還有平穩的可能,可是這緩了幾個月,便是覆水難收。
而這幾個月,唐興和今參局舉行了婚禮,由大明皇帝硃筆御賜的婚書。
朱祁鈺其實對唐興是否在倭國日了哪個女人不感興趣,他最最擔心的是唐興的安全問題。
當初唐興第一次跑去密州市舶司的時候,就有月餘的時間不在密州市舶司,跑去了濟州島,音信全無。
唐興實在是太自由了,朱祁鈺很擔心唐興的安危問題,畢竟唐興出了事,唐雲燕那裡不好交代。
有個人拴住唐興,朱祁鈺樂見其成。
硃批的婚書,是透過鴿路送到了倭國,松江市舶司至雞籠,再至琉球,最後快舟送到了倭國。
唐興和今參局舉行了婚禮之後,袁彬騎著高頭大馬,再次誓師點兵,選擇了征討叛軍。
而這一次,歸期不定。
大明敕封山野名主袁彬的提刀上洛,正式開始。
再毒的計策也需要有人去執行它,實力才是保證計劃能夠順利實施最重要的保障。
袁彬提刀上洛的訊息,再次傳回了琉球,飛向了雞籠,再由雞籠轉送漳州市舶司,透過鴿路回京。
陳鎰,前都察院總憲,領戶部左侍郎銜巡撫雞籠。
雞籠島上全都是大明遣送來的流放犯人,第一批犯人就有五萬之眾,而陳鎰要帶著這五萬人,好好的活下去,並且開發雞籠。
陳鎰到雞籠島已經一年有餘,五萬餘人大約有兩萬餘人登上了雞籠島,剩餘人都在澎湖巡檢司安置。
再設澎湖巡檢司,是景泰四年確定的國策,澎湖巡檢司距離漳州市舶司的距離,不過四百里,這四百里水路,只有三天的時間便可到達,是最好的開發雞籠島的前哨站。
陳鎰不在澎湖巡檢司,而是在雞籠島內。
開發雞籠島的第一要務,就是伐木。
每十一個成丁,都會編為一班碓子,碓子是斧頭的俗語,意思就是伐木班組。
這一班碓子,起頭麻過號一人,此人是整個班組的組長,負責剝下第一塊樹皮,用毛筆起頭寫上班組的數字;
一人掃窩,專門登高爬樹,砍掉樹蔭上過多的枝丫;
碓子三到四個人,每人掌管斧子或者鉅子;
帶鉤一人,專門拉倒樹木;
起麻取料三人,剝掉樹皮,風乾樹木,裝卸木料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