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白麵、頭繩、門神(第2/3頁)
章節報錯
白麵是過年包餃子吃的面,頭繩是對生活的美好期許,門神是封建迷信,是百姓對牛鬼蛇神的畏懼。
“於少保當如何做?”朱祁鈺看完了手中的題本,帶著幾分怒氣問道。
不讓這幫縉紳返鄉,他們變著法的回來。
于謙拿出了一本奏疏說道:“臣有本奏,此案涉及廣眾,自遼東至靖安,城中由五城兵馬司、衙役等進行抓捕,而鄉野則是以義勇團練為主進行抓捕,對於錢莊打手、流寇進行一次全面梳理。”
“若是紳官勾結,故意迴護,那就派京軍去,軍管處置。”
“正好,這夏收時節,山中野獸多產仔,夏獵正是時候,藉著夏獵之名,將賣身契買賣之事,連根拔起。”
“最近俞士悅俞尚書正在修訂《問刑條例》,將收錄此例,日後推官、縣令皆依此例判決,大明百姓不可為奴,乃是皇明祖訓鐵律,臣不敢更易。”
俞士悅俯首說道:“陛下,大明律乃祖訓不可更替,但時過境遷,日新月異,歷代條例,皆常更常新。”
“臣不才,歷代條例,前後混雜矛盾之弊日盛,臣訂正二百七十九條條例,仍在修訂,介時,還請陛下聖裁。”
于謙繼續開口說道:“陛下,這次不僅需要兵部配合調兵,通政司傳令掌令官,刑部進行緝拿集中審定修例。”
“亦需戶部各清吏司通力配合,對賣身契,尤其是買賣進行勘合合同。”
于謙讓戶部配合的是賣身契勘合和買賣,這是戶部清吏司的職能範圍。
大明百姓不能為奴,便是不能買賣,關於大明人的賣身契買賣違法,是司法進步,也是為了進一步規範大明奴隸買賣之事。
沈翼趕緊拿出了一本奏疏遞給了興安說道:“臣寫的奏疏,若有疏漏,還請陛下斧正教誨。”
沈翼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關於賣身契買賣等事,戶部已經給出了具體的規章進行約束,尤其是各府清吏司職能進行了確權。
朱祁鈺並沒有覺得有不妥的地方,這是戶部部議的奏疏,轉交給文淵閣票擬之後,再拿到朱祁鈺手裡批紅便是。
“夏獵何時開始?”朱祁鈺放下了奏疏詢問道。
于謙回答道:“等待陛下硃批,便可開始,刑、戶、兵部和通政司已經順浚,互通有無,只等陛下一聲令下。”
朱祁鈺拿起了手中的硃筆,稍微斟酌了下,在於謙的奏疏上寫下了四個字:【除惡務盡】。
于謙拿過了奏疏之後,俯首說道:“謹遵陛下聖誨!”
朱祁鈺立宰相之職,可不僅僅是為了太子朱見澄,也是為了他的南巡大計。
宰相之職,朝野的非議過甚,朱祁鈺強硬推行,朝臣也沒什麼好辦法,頂多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老把戲。
先在奉天殿跪求三思,皇帝仍然一意孤行,則在承天門跪求抗議,若皇帝仍然不肯守護成命,那必然是比干挖心,撞柱死諫。
朱祁鈺倒不怕這個,關鍵是他說服不了賀章,賀章的問題很犀利。
賀章說:六百年止於謙一人!
權臣常有,而於謙不常有。
能做到大權獨攬而不做權臣的,歷朝歷代也只有諸葛亮和于謙這兩位
如何保證於謙百年之後,坐到于謙位置上的那些人,能夠和於少保一樣呢?
所以立相之事,朱祁鈺連賀章都說服不了,只能不了了之。
這一場徹底清查遼東、京畿北直隸、山西、陝西、靖安、山西行都司、北平行都司的規範賣身契買賣,由朱祁鈺硃批【除惡務盡】,大明少保于謙牽頭,各部緊密配合的夏獵行動,浩浩蕩蕩的開始了。
這些地方,尤其是各城池內,若是紳官勾結,被風聞言事的夜不收、掌令官聽聞彙報,那就不能怪朱祁鈺掀桌子了。
大明京軍可是有八萬四威團營磨刀霍霍。
軍管是朱祁鈺來到大明的底牌手段之一,而且是所有官吏縉紳心知肚明的一點。
看不慣皇帝抓著刀子,但是無計可施,因為唯一能影響京軍的文官于謙,本身還是文安侯,是武勳。
大明京軍磨刀霍霍,其中有一個細節。
前些日子,楊俊興高采烈的到了講武堂聽宣,以為自己要出征了,結果知道只是襲爵之後,頗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