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宋的亡國之禍是什麼?宋徽宗趙佶的確是荒唐,可是支援趙佶如此荒唐的是大宋的黨禍盈天。
朱祁鈺靠在軟篾藤椅上,他想起了當初在太廟殺稽戾王的時候,那時候朱祁鈺為何那麼做?功利一些講,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保住自己的性命,大義凜然的講,是防止大明陷入黨爭之禍,內部傾軋,憑白消耗國力。
于謙一直旗幟鮮明的堅決抵制黨爭,因為黨爭只會把大明變成一個笑話。
朱祁鈺冊封朱見濟為郕王,就是為大明埋下黨爭禍根。
朱祁鈺依舊沉默不語,他在抉擇,到底是依著胡濙的說辭,直接行廢立之事,還是依著于謙所言,冊封朱見濟為其他親王。
“廢立之事,茲事體大,容朕緩思。”朱祁鈺面色十分平靜的說道,卻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
一旦行廢立之事,必然招致後院起火,汪皇后必然鬧得天翻地覆,平靜的大明後宮,立刻變成了殺人不見血的鬼蜮之地。
在原來的歷史線裡,明代宗廢朱見深太子位,立朱見濟為太子位的時候,汪皇后竭力反對,甚至鬧到了廢后另立的地步,最後杭賢妃做了皇后。
朱祁鈺在景泰元年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位,但是一直沒立太子,而是努力耕耘,直到汪皇后誕下了麒麟兒朱見澄,後宮才徹底安寧。
胡濙頗為為難的說道:“陛下,臣有一言,當初胡皇后被廢,孫太后才做了皇后,這才有了大明正統一十四年的凜冬之序,臣請陛下三思。”
胡濙說不如直接廢立,並不是蠱惑皇帝廢太子,他是在表達自己反對冊封朱見濟為郕王。
對於廢立,胡濙持保留意見,當然皇帝真的要做,胡濙也會做。
正統一十四年的凜冬之序,是近在眼前的歷史教訓。
朱祁鈺面沉如水的說道:“冊封朱見濟為崇王,營建崇王府,成丁搬去崇王府吧。”
“陛下英明。”于謙和胡濙趕忙俯首說道。
朱祁鈺揮了揮手,示意兩人去忙他交待的事兒便是。
“臣等告退。”于謙和胡濙拜別皇帝,胡濙並沒有馬上離開講武堂,而是跟著于謙走到了僻靜處。
胡濙左右看了看,才開口說道:“於少保,陛下仍想著廢立之事,這念頭雖然一時打住了,可是隨著崇王和太子越來越大,這事還會舊事重提。”
于謙沉默不言。
胡濙有些急切的說道:“於少保,這國家之制,可是於少保分內之事,可萬萬推脫不得,此事仍需於少保拿個主意才是。”
于謙來回走了幾步,看了看天色說道:“說實話,我真的有辦法,而且這法子頗為周全,誰都滿意。”
“但是,我反對黨爭,支援陛下廢立,崇王很好。”
胡濙面色大變,他萬萬沒想到看起來有些迂腐的于謙,居然支援廢立之事,他驚訝的說道:“啊?於少保怎麼能支援陛下廢立呢?”
于謙深以為然的點頭說道:“是,我支援陛下廢立,現在崇王和稽王都在我的門下就學,他們的本事,我知道的一清二楚,崇王真的想要,太子不是對手。”
“你要是能說服崇王殿下不爭不搶,勸陛下殺了稽王府上下三十六口,我就行萬全之法,若是你說服不了崇王殿下,也說服不了陛下殺光稽戾王滿門,那我只能支援廢立。”
于謙廢掉了稽戾王的皇帝位,並且奉為太上皇,而後陛下廢掉了稽戾王太上皇帝位,回來之後就把稽戾王給殺了。
于謙看似迂腐,但他和朱祁鈺是一類人,大逆不道那種。
大明革故鼎新,日新月異,一個平庸的太子,根本無法為陛下分憂。
陛下要南巡,太子能監國嗎?能處理一切監國事宜嗎?
襄王朱瞻墡已經算得上一代人傑,陛下南下平叛的時候,朱瞻墡也是手忙腳亂,日夜期盼陛下北歸。
朱見澄平庸,這太子位早讓一天,朱見澄就多一分的安全。
“陛下知道於少保支援廢立之事嗎?”胡濙眉頭緊蹙的問道。
于謙毫無隱瞞的說道:“知道,我從北古口大營歸京之後,就告訴陛下,臣支援陛下廢立。”
胡濙一跺腳,捶胸頓足的說道:“哎呀,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