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為沒有第四代(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不就是當初馬大師搞得芝麻積分嗎?
花唄和借唄,不就是驢打滾嗎?
做買賣做到二十一世紀,還在搞六百年前的把戲,於少保說的沒錯,做了這麼些年生意,是一點長進沒有。
驢打滾,這個名字好。
胡濙看陛下恍然大悟的表情,頗為感慨的說道:“陛下有所不知,其實多數的百姓,只要粘上了這驢打滾,基本上就是走進了死衚衕,一輩子都擺脫不得。”
“子債父償,三代之內都擺脫不了。”
朱祁鈺嘴角抽動了下,開口問道:“三代之後能夠擺脫,是不是沒有第四代?”
窮不過三代,因為沒有第四代。
這是一個不太好笑的冷笑話,朱祁鈺、于謙、胡濙和興安,沒一個人笑得出來。
朱祁鈺已經開了七年的鹽鐵會議,進行了數次財經事務的討論,對於人口對財經事務的影響,已經是一個十分成熟的課題了。
人口直接決定了大明的興衰。
于謙看著憂心忡忡的陛下,倒是頗為欣慰。
當初朱祁鈺問過於謙一個很可笑的問題。
當年陛下尚未登基,要送楊禪師去瓦剌感化韃靼,討論掛靠在寺廟的田畝之事時,陛下曾經擔心自己日後會懈怠,會忘記當初風雨飄搖,危在旦夕時候,那份赤誠之心。
當時陛下問,若是他聽不下勸諫,或者忘記了為何而出發怎麼辦。
于謙的當初的答案是:他在,就會勸諫陛下,若是他于謙不在了,代有忠良,也會勸諫陛下,應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今日之大明,早已經擺脫冬序,各地奏疏繁花似錦,但是陛下並沒有被這種表面上的繁華迷住了眼睛,無論何事,皆以天下黎民為念。
這就是讓于謙最為欣慰的一點。
當年于謙力排眾議,廢稽戾王帝位奉為太上皇,將還是郕王的陛下三請登基,他的這個決定並沒有錯。
只要這樣的初心仍在,那什麼問題都是可以緩解甚至徹底解決的問題。
于謙信心十足的說道:“陛下勿慮,陛下謀求王化韃靼,早在京師之戰,脫脫不花讓脫古送信入城開始,陛下就在謀劃王化韃靼。”
“時至今日,瓜熟蒂落,這賣身契買賣,陛下無論如何整飭,都無傷大雅。”
“交給臣辦就是了。”
于謙在河南坐鎮懷慶府蓮花池,主持過武涉劉家驢打滾大案,對如何處理這類的問題,很有經驗。
“於少保要如何?”朱祁鈺有些好奇的問道。
于謙笑著說道:“陛下當年曾言:利一成,則青黃可分,利二成,則垂涎三尺,利五成,則火中取栗。”
“青稻錢可是違背大明律的,但凡是超過了一成利的賣身契買賣行當,都應該處以徒刑,石景廠、勝州廠、六枝廠、遼東新煤鐵廠,可是缺人缺的厲害。”
“做奴隸買賣的,會老老實實的利一成?”
胡濙想了想補充說道:“陛下,這賣身契買賣是不是可以抽稅?”
“有道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肯交稅,到時候於少保查起來,更加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薑還是老的辣。
賣身契買賣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是灰色地帶,沒有規矩,既然要立規矩,自然從納稅一事下手,不肯納稅,就不能怪朝廷無情無義了。
“有理。”朱祁鈺和于謙異口同聲的說道,論陰險狡詐,朱祁鈺和于謙摞一塊,都不是胡濙的對手。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於少保,朕給你五千騎卒火牌,專門稽查此事,茲事體大,可隨時調動墩臺遠侯調查,朕已經交待盧忠了。”
于謙趕忙俯首說道:“臣定不負陛下所託。”
墩臺遠侯是深入虜營探查敵情的精銳,陛下甚至出動了墩臺遠侯,這代表著陛下,真的打算出重拳了。
胡濙看著面前的陛下,論信任,陛下最信任的還是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