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3/3頁)
章節報錯
朱祁鈺笑著說道:“於少保你看,江淵受賄案,是不是稽戾王授意王振所做?王振被錘殺,稽戾王被朕斬於太廟。”
“江淵的確是收了這筆錢,可是這筆錢一分錢也沒有落到江淵的口袋裡,他就是想做官罷了。”
“這主謀已經伏誅了。”
稽戾王這一死,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貢獻,稽戾王就是個筐,啥都能往裡面裝。
于謙喝了口茶,這口舌之爭,一上來,他居然就落入了下風。
“江淵乃是從犯,有錯不罰,賞罰不明,不足以服眾,陛下。”于謙接著說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一旦都察院的風憲言官得知,江淵到時候,更是進退兩難。”
朱祁鈺一愣:“於少保的意思是,朕現在罰了江淵,反而是在保護他?”
“然也。”于謙趕忙解釋道:“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
朱祁鈺點了點頭說道:“有理。”
江淵這個事兒,一旦被風憲言官得知,那罪名就小不了,風憲言官這幫清流,最擅長的就是沒事找事,小事變大,擴大化,可是清流們最擅長的本事。
再加上為尊者諱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到時候江淵要遭大罪。
警惕擴大化,是朱祁鈺這個皇帝的職責之一。
“那有勞於少保寫封奏疏彈劾江淵受賄一案,把這件事主動捅出去吧。”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江淵官降一級,任兵部左侍郎繼續掌兵部事,將功補過。”
“讓胡尚書找江淵談一談,把事情說清楚,江淵這個人哪哪都好,就是有點記仇,別讓他懷恨在心,項文淵之事在前,朕可不想江淵步了項文淵的後塵。”
江淵很能幹,就是有點鑽牛角尖,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兵部尚書,就這麼被降職,江淵一旦走入了死衚衕,誰都救不了他。
興安和一個小黃門交頭接耳了一番,才俯首說道:“陛下,胡尚書在閣外候著,請求覲見。”
說胡濙,胡濙就到了。
“參見陛下。”胡濙看到了于謙點頭示意,而後將事情詳細瞭解清楚之後,笑著說道:“此事不難,交給臣便是。”
“胡尚書辦事,朕一向很放心。”朱祁鈺總是把這種做思想工作的事兒交給胡濙,而且每次胡濙都會做的很完美,不讓陛下憂心。
朱祁鈺一旦打出了胡濙這張牌,這件事基本上就塵埃落定,翻不出多少風浪來了。
洗地極為專業的胡尚書,從來沒有讓朱祁鈺失望過。
胡濙沉吟了片刻說道:“陛下,李燧也應該申斥一番,這次南衙事兒,他差點就著了道,即便是行無差池,也應該讓李燧長點心眼。”
“最主要的是,得堵住風憲言官的嘴,這件事現在不處罰,日後李燧登堂入室,這就是他的痛腳。”
“陛下對李燧有迴護之意,申斥的措辭,就應該更加的嚴厲。”
胡濙今天也是來進諫的,他和于謙要辦的事兒大同小異,勸諫陛下處罰。
維護禮法是胡濙的本職工作。
具體來說,陛下對李燧有迴護之意,調查李燧的事兒,是天子緹騎親自做的,李燧並沒有做錯什麼,可是他沒有警惕之心。
賞罰,自然是禮法的一部分。
陛下對李燧太過於迴護了,這對李燧而言是好事,也是壞事。
“李燧遠在江南,朕怕他日後做事反而是畏首畏尾,失去了做事的鋒利,朕以為還是等李燧回京述職的時候,在當面訓誡妥當。”朱祁鈺卻不是很認同胡濙的說法。
江南太遠了,若是因為這件事,李燧泯然眾人矣,不符合朱祁鈺的心理預期。
朱祁鈺對李燧是有期待的,期待他成為大明一把鋒利的劍,不畏強權,只為正義的那把劍。
雖然這一路上,李燧會走的很艱難,但是相信有他這個皇帝的迴護,李燧可以走下去。
胡濙滿是笑意的說道:“陛下,李燧做事不鋒利,那還是李燧嗎?陛下多慮了,他不會因為這件事消沉下去。”
“倒是有一件事,臣以為得快點做出決定了,李燧這三番五次都是因為這婚配出了事,不若給他尋個良家賜婚吧。”
“賜婚?”朱祁鈺一愣。
胡濙這個想法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