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在回到大明之後,繼續作為使臣,頻繁前往撒馬爾罕等地區出使。

傅安為大明奉節,忠貞不渝。

洪武二十年出發的1500人使團,在十三年後回到大明的僅僅只剩下十七人。

無論帖木兒許下了何等的承諾,即便是七十二個美女,傅安都未曾動搖過對大明的忠誠。

傅安在回到南京之後,八年的時間內,傅安足足持節出使了五次,徹底打通了前往中亞的商路,溝通內外。

傅安,是大明活著的蘇武。

這位活蘇武在大明的官職一直是給事中,從兵科給事中,調任為了禮科給事中,之後,再未曾升過一次官。

在宣德元年的時候,活蘇武,終於老了,老的走不動道了,老到了英雄遲暮,出使不動了,就向朝廷懇乞骸骨。

吏部的諸多官員卻表示,傅安這一生都極少坐班,退休金應該減半,也就是月給米十石。

朱瞻基聽聞此事勃然大怒,為這位從七品的給事中,活蘇武傅安賜下了一品莽服,准許傅安致仕,責令有司每月給米二十石。

朱瞻基這才算是保住了傅安的退休金,而不是折半兌付,還保住了傅安兒子錦衣衛經歷食俸不視事的官位。

傅安這個名字很少被大明人提起。

這位和當年蘇武的經歷如出一轍的使臣,史曰:完名全節。

漢時的蘇武,被封為了關內侯,身後事之中,有一項是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傅安至死都是給事中,官位定格在了從七品。

唐興知道傅安,是從袁彬口中得知。

袁彬和陳福寅曾經在講武堂內就學,禮部尚書胡濙整理的教材之中,就有這麼一個案例,胡濙想告訴大明的緹騎們,什麼才是為人臣之禮,什麼才是不辱君命,自靖其志而巳。

那些所謂的止投獻的風氣,不要聽,不要學,要做一個忠臣。

唐興將插在赤松滿佑身上的刀拔了出來,繼續說道:“那麼我們來坐下談一談,這三家令制國的歸屬問題。”

“李大老。”三好上川是攝津國的國主,他趕忙說道:“李大老,既然是山野討伐得來的地盤,自然是歸山野家獨有才是,豈有與他人共分之理由?”

三好上川的話引得了一片的附和。

唐興眨了眨眼,他把地盤拿出來分一分,尺進寸取,目的是為了真正穩固地盤。

但是這些國主,似乎對三個令制國的土地,並不是很感興趣。

“李大老,事情已經結束,我就不多叨擾了,這三個令制國是山野家的,我等並無企圖之心。”三好上川直接選擇開溜,別人愛要是別人的事兒,他們攝津國不要。

“啊,好。”唐興愕然的點了點頭。

“李大老,改日我必然帶著美酒美姬,前往山野銀山拜訪李大老、袁當主和陳當主,就不久留了。”丹波國的國主也選擇了離開。

隨後熱熱鬧鬧的猿樂,只剩下了唐興和室町幕府的人。

唐興皺著眉頭看著這幫人的身影,難道這幫人是打算趁著山野銀山剛剛經歷大戰,趁虛而入不成?

今參局喚來了侍女,將受到了驚嚇的足利義政,送回了銀閣。

一地狼藉之下,只剩下了唐興和今參局。

“這是個什麼情況?分給他們利益,他們卻將這些利益拱手讓人,是為什麼?”唐興想不明白,所以直接問起了今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