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2/4頁)
章節報錯
密州市舶司的時候,唐興的腳步就到了濟州島和對馬島,琉球之戰後,唐興就一直在調查。
現在終於再次查到了線索。
孔府餘孽就在石見。
大明最先進的吹灰法就是被孔府這幫人帶到了倭國。
把銀礦石放入碓坊之中搗碎,研磨極細,倒水攪拌,璀璨璨星星可現的礦肉,就是銀礦,也叫礁砂。
再將礁砂覆蓋一層木炭,礁砂燒結為礁石團,再次放入爐中鼓風加熱,得到粗銀錠。
粗銀錠並不是金花銀,這最後一步才是關鍵。
粗銀錠裡面有大量的鉛,這裡就要用到一定的餾分技術,鉛的熔點低,銀的熔點高,不斷鼓風加熱,將鉛熔化、汽化吹散。
吹灰法,吹的就是鉛灰。
倭國只有生產粗銀錠的技術,歷代不過如此,即便是聽聞吹灰法也不得要領,可是孔府把吹灰法帶到了倭國。
就在石見國這個地方。
唐興自然看過這圖,平靜的說道:“稍安勿躁,我已經追了他們整整四年,不急,他們跑不了。不過是無根之萍罷了。”
窮途末路的一群蠢貨罷了。
銀山圖很快就臨摹好了,將會作為重要的情報,送到琉球,然後轉送大明。
銀山圖到了琉球的時候,費亦應剛準備起航回大明,得知自己留下的掌櫃負責生野銀山之時,也沒說什麼,權當是自己的掌櫃被拉了壯丁便是。
銀山圖進京的速度極快,從琉球島北衙京師的速度有點太快了,是和襄王的奏疏、李賢等人的奏疏一起進的京。
這個速度有點詭異了。
襄王請求要國朝祭祀英烈祠,這些護國的英烈們的故事更加真實,他們的八角亭,守護在大明的每一個角落之中。
朱祁鈺硃批了襄王的這道奏疏,並且下發禮部籌辦此事。
“這次就給襄王一個頭條吧,這次沒人能夠走在他前面了。”朱祁鈺十分確信的說道。
朱祁鈺對英烈的保護超過了自己,可以罵他亡國之君,但是但凡是對英烈出手,朱祁鈺從不手軟。
長洲詩社的兩個筆正蘇平、蘇正兩兄弟,現在還在解刳院內,享受雅座服務。
所以襄王的這個提議,極好。
“臣遵旨。”興安鬆了口氣。
襄王殿下終於有了自己的頭版頭條。
奉祀英烈祠是個絕佳的主意,是國朝興文振武的明確訊號。
興文和振武本就不矛盾,無論是太祖高皇帝還是太宗文皇帝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這絕對值得一個頭條。
朱祁鈺看完了襄王的奏疏說道:“再發一道聖旨至貴州,襄王重病未愈就到遵義府安撫地方,朕十分欣慰,特賜彩表十丈,銀幣五百以彰親親之誼。”
“對於貴州官道平整和營建之事,讓襄王竭力施為,不用顧慮。”
“有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