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1/3頁)
章節報錯
奪門之變,沒有贏家。
明代宗輸了,以明代宗為首的朝臣們輸了,奪門的投機者們,最後的下場都不太妙。
朱祁鎮贏了嗎?
朱祁鎮也沒贏。
朱祁鎮復辟的年號是天順,史學家用了八個字去概括,忠臣不忠,天順不順。
在奪門之變後,朱祁鎮面對朝政,什麼決定都做不了。
先後流放了徐有貞,殺死了石亨,逼反了他的大太監曹吉祥和曹欽,給朱祁鎮開門的指揮使門達、逯杲都被坐罪。
甚至在土木堡之變的喪亂中,保住了朱祁鎮性命的袁彬都被坐罪。
黨爭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從未平息。
這是忠臣不忠。
在天順的八年時間裡,一共發生了十八次人相食的大饑荒,朝中非議不斷,欽天監許敦最終也沒抗住,被坐罪抓到了左鎮撫司。
景泰年間,小心安撫的苗、彝民,終於無法忍受戥頭的殘忍朘剝,在朝中權力空前混亂的情況下,爆發了雲貴川湖廣黔的苗、彝大起義。
這是天順不順。
外廷黨禍盈天,民間起義不斷,復辟之後的稽戾王能做什麼呢?他什麼都做不了。
一如土木堡天變的時候,他什麼都做不了一樣。
徐有貞當初被流放到了雲南,拿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在金齒宣慰司留下了一些水利工程。
現在徐有貞一如歷史上一樣,再次來到了雲南,不過這次,他到雲貴是帶著奇功牌來的,而且想要在雲貴川黔再拿一塊奇功牌。
徐有貞放下了手中的題本,感慨萬千的說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不說二十萬裡水路的遠景目標,即便是我們把這四萬裡水路疏浚。可以讓商賈在冬春季把貨物運到雲貴來,在夏秋季把雲貴的貨物運抵南京、松江府…”
徐有貞停頓了下說道:“對南衙十四府是一件幸事,對雲貴是一件幸事,對大明更是一件幸事,對商賈是一件幸事,對庶民百姓更是一件幸事。”
“於少保真的是國之柱石啊。”
雲貴的路不好走,如果能夠徹底打通水路,對西南地區的長治久安積極作用,利在千秋。
二十萬裡的水路的國之長策是于謙提出的,這四萬裡水路的疏浚也是于謙在南衙的時候制定的。
為此陛下還專門為三皇子取名為朱見浚。
徐有貞一時間有些沉默,在他為了一點點景泰安民渠的成績沾沾自喜的時候,于謙站的高度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他。
農莊法從來不是一抓就靈,各地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雲貴川黔主要是交通矛盾,南衙是勞資矛盾,而陝西、陝西是地狹人眾的矛盾。
于謙在陛下剛到達他不太忠誠的南衙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情況,各地的主要矛盾各有不同。
“那是,要不是於少保呢?”朱瞻墡笑容滿面的說道。
徐有貞想了想說道:“殿下,徐某得去治水了,這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走兩步,我的到險灘親自看看,這烏江到重慶府的疏浚,交給我吧。”
“多久?”朱瞻墡忽然開口問道。
徐有貞離開的步伐為之一頓,想了許久說道:“五年吧。”
朱瞻墡搖頭說道:“太久了。”
“很快了。”徐有貞眉頭緊皺的說道。
朱瞻墡平靜的說道:“頂多給你三年的時間,等不了五年了。”
“嗯,我知道了。”徐有貞點頭離開了遵義府的府衙,騎了一匹快馬直奔鎮天洞而去。
不是襄王朱瞻墡等不了五年的時間,是雲貴地區的百姓,等不了三年的時間。
羅炳忠挽了挽衣袖說道:“不是說這徐有貞是稽戾王的鷹犬嗎?我看他為陛下盡忠也是絲毫不惜力,這剛到,連線風宴都不吃。”
朱瞻墡搖頭晃腦的伸出了一根手指搖動著說道:“這你就不懂了。”
“哦?怎麼講?”羅炳忠眉頭輕挑的問道。
朱瞻墡老神在在的說道:“天下熙熙攘攘,為的不過是名利二字,其他都靠邊站,說到底,這天底下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最可靠的也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