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3/3頁)
章節報錯
殿試放榜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丘濬這個瓊州來的彝民,獨佔鰲頭豪取殿試第一,拿了狀元,直接入了翰林院做了翰林。
李燧這個差點被革除了功名的傢伙,居然也獲得了前十的好成績。
榜下抓婿,是一種科舉的慣例,放榜之日,除了學子之外,無數的勢要豪右,都派了人仔細的查點今年的新科進士之中,是否有一飛沖天的人物。
在四百名進士之中,有近半數和丘濬差不多早有婚配,這就篩選掉了兩百餘人。
剩下的未曾婚配之人,再把和丘濬一樣長得其貌不揚篩選掉,就更不剩下多少了。
所以每年的榜下抓婿,真正值得抓的其實就那麼十多個人。
陛下住的泰安宮所在的澄清坊,就在東華門外,澄清坊上的軍士們站在澄清坊牆上,盯著下面的東華門外大街。
東華門外大街是陛下澄清坊的道路之一,這抓婿自然就不能像以往那般,拿麻袋一套,把人抓走。
李燧,就是少數不多的優質人選,值得被抓的那個,而且是考得最好的那一個。
他前面的基本都有了家室,參加會試之前,已經稟明瞭朝廷。
而且李賢敲響了登聞鼓之後,名聲大赫,敢跑到陛下面前喊冤,而且還喊贏了,在清流之中,名聲一下子顯赫了起來。
而李燧又長相俊美,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此時的李燧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他雖然沒有婚配,但是已經有人,他與舊人有約,但他進京不單純參考,還要告御狀,前途未卜,所以走的時候,是和舊人訣別。
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
民間普遍傳說,陳世美負心漢,進京趕考拋妻棄子,最後被包公虎頭鍘給斬首了。
李燧自然不想做陳世美,所以對各種許配之事,百般推脫。
但這其中有一個人推脫不了,那就是吏部右侍郎項文淵。
說起這項文淵來,其能力不大行,被吏部的天官王直百般嫌棄,直到在地方幹了二十五年的王翱回京,王直才把部事交給了王翱去打理。
現在王翱也就是名望不夠,王直已經把大半的部事交給了王翱去打理,一切井井有條。
項文淵和陳汝言有點像,他們倆都是能力不夠。
陳汝言是有自知之明,直接奉天殿讓賢,現在聽命御下,在文淵閣內做侍讀學士,倒是聖恩不倦,陛下時常召見陳汝言。
項文淵則是從吏部左侍郎平調到了吏部右侍郎的位置,雖然都是侍郎,可是這吏部天官的位子,卻是王翱的囊中之物了。
項文淵的能力不行,但是他可是長袖善舞,善於鑽營,家中有女初長成,便瞄準了李燧。
李燧是第二甲出身,外任為官,九年期滿之後,前途無量,人長的俊美,又是一身的正氣,這項文淵就打算把女兒許配給李燧。
李燧不樂意。
他心裡有舊人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這項文淵的女兒,項家三女兒,實在是太重了些,膘肥體重,走路肚子上的肉都在顫。
這李燧本身就有傲氣,自然是不肯。
項文淵第一次遣媒人說和此事,李燧拒絕了,項文淵也沒當回事,反正還有其他的進士可以抓。
可是她的三女兒是又哭又鬧又上吊,項文淵只好再找媒人說情,李燧再次拒絕了。
這一下子,讓項文淵的面子有點掛不住了。
“還請媒人回去告訴項公,學生已有婚配,不日就迎娶,實在是沒法答應。”李燧對著媒人客客氣氣的說道。
媒人一男一女,這媒婆剛要說話,可是這媒人卻制止了媒婆,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李相公可是想清楚了?若是想清楚了,我就回稟項公了。”
這是一句威脅,李燧的面色立刻痛苦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