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祠堂,按照大明的法理而言,是未列入祀典之祭,是不符合禮法的,這是朝中眾所周知的事兒。

但是胡濙從來沒有就這件事彈劾徐有貞的意思。

風憲言官也選擇了閉嘴,大家都一樣,裝作看不見,沒聽過,不知道。

在這件事上,大家都是裝糊塗的師爺。

于謙拿徐有貞建立淫祀說事,是在陛下面前進獻讒言,給自己的政敵徐有貞下絆子嗎?

如果所有的政敵都像于謙這樣下絆子,天下早就變成了你愛我,我愛你,墨子營建的大同世界,可以初步實現了。

“好,這徐有貞,還算幹了點人事啊。”朱祁鈺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無論南人和北人,都喜歡岳飛,這是毫無疑問的。

中原王朝一直有很嚴重的崇聖文化,而不是拜神鬼文化。

給岳飛立廟奉祀,無疑是緩和南北矛盾,建立共同價值觀的一步妙棋。

徐有貞在站隊這件事從來就沒站對過,他不擅長政鬥,他卻非常會做事。

這岳飛廟建的好。

無論南北,對岳飛的死,抱有巨大的遺憾和同情。

岳飛有忠骨,有義氣,尚節儉,活的很純粹,一生只想北伐。

岳飛也是大明最好的反思教材,之前就有《精忠旌》和《精忠演義說本》做了輿論宣傳。

此時奉祀,倒也算是應有之義。

“廟叫什麼名字?”朱祁鈺坐直了身子,準備親自提匾,這種提匾會將岳飛拔高到一個很高的地位,進而同化南北矛盾。

“三界靖魔大帝。”于謙面色奇怪的說了一個名字。

朱祁鈺提筆又放下,滿是不可思議的說道:“什麼?三界靖魔大帝?”

“然也。”于謙無奈的說道。

皇帝二字,不連用,是不用避諱的,比如真武大帝,但是這三界靖魔大帝,有點太俗了,不太雅。

不過徐有貞是為了民間奉祀,取了一個俗名,也不算太過分。

朱祁鈺想了半天說道:“洪武初年,太祖高皇帝曾題字刻石曰:純正不曲書如其人,稱其武聖。就以武聖廟為外匾額,內匾為三界靖魔大帝吧。”

“然後設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像於廟前。”

外匾額武聖廟,內匾三界靖魔大帝,雅俗共賞。

朱祁鈺又給岳飛寫了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松江府一名女子徐氏,在《嶽墓》之中的一句詩,是寫在嶽王廟之前。

明憲宗成化十一年,朱祁鈺的大侄子朱見深首次在岳飛廟前鑄秦檜跪像,其政治意圖,就是減緩南北矛盾,增加共同價值觀構建。

而且大成功,成化十二年,跪像就被毀的面目全非,不得不重鑄了一次。過往之人,無不踹兩腳,這再硬的白鐵,也受不住。

“會不會有人反對呢?”朱祁鈺停筆,吹乾了墨跡,看了許久,至少自己的字,對得起嶽武穆的威名。

胡濙搖頭說道:“不會。”

捧岳飛,在大明是政治正確,是大明法理和國家構建中的重要一環。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南北榜的問題,的確要解決。”

“是不是可以依據各省情況不同,將進士、舉人名額,再細分一下?”

朱祁鈺這又是抄方法論了,南北之爭,風力強勁,是因為合力強勁,其本質是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的,分而化之,是個不錯的法子。

這是在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的最優解。

胡濙眼前一亮,和于謙對視了一眼,俯首說道:“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