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2/4頁)
章節報錯
給皇帝交稅,再給你寺廟交稅?
皇帝有很多個團營,四處征戰,佛祖有幾個團營?
胡濙懂禮法。
整個過程就是一個求取真經、大雁塔翻譯大小乘佛經律論共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用中文去表述梵文,然後可以完整表述之後,就開始滅佛。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不聽話,那就砸個稀巴爛。
歷代無外乎如此。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曾經的佛國,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甚至連佛法都斷了傳承,但是大明寺廟卻依舊是香火鼎盛。
從大秦國傳來的景教,也是如此,也不會逃過這個命運。
胡濙只說了個半截,有些東西可以說,有些東西,不能說,需要自己去領悟。
尼古勞茲可是帶來了很多很多的文牘,無論怎麼講,都要把這些文牘翻譯完,用中文精確的描述之後,挑挑揀揀,選能用的出來,將垃圾丟棄。
全面否定是一種文人的重要手段,還有一種手段,就是全面接收。
不加遴選,不分好壞,全都收入囊中,並且怡然自得,志得意滿。
這種人,在胡濙看來,是必須要解刳院的,看看他的腦髓,是不是比正常人少了兩斤。
胡濙思來想去,就是陛下說的“拿來”二字,要自己拿,要思辨,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陛下也現身說法,演示了應該如何拿來。
渠家人搞得福祿三寶,貽害無窮,渠成德還作為現實案例,在南衙做巡演,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什麼叫做惡魔在人間。
但是到了太醫院的手中,福祿三寶被研究透徹,其作用,效果,如何成癮,都有詳實的報告和記錄,最後弄出了迷魂湯…麻沸湯,用以鎮痛,施展刳術。
這才是“拿來”。
胡濙將茶杯推了回去,笑著說道:“這只是外力,還有內生。”
“我們叫它大思辨,一旦大痛苦來臨時,即便是皇帝,都無法阻止的大思辨。”
“這個講起來,就太長了,改天有時間,再與你分說吧。”
從顓頊時代的絕地天通;到夏時祭祀祖宗;再到商時的神佑王權到餘一人專權;到西周的敬天保民、天下王有;春秋時的重神到重人,再從戰國百家爭鳴;
秦法帝王至上、極欲和重賞罰;漢初黃老無為、以民為本和尚法重農;
漢代公孫羊的大一統、董仲舒的天人感應、鹽鐵之議的王霸之爭;
西漢末年的更命、王莽的崇古、《白虎演義》的三綱五常的國憲、東漢末年名教、名法、名教。
隋唐的民本論、君臣一體論、法制論、納諫論;佛道儒爭衡與兼攝等等等…
海納百川,吸納外來文化去蕪存菁,是必要的手段。
但是更重要的是這種自我思辨的能力,才是一個文明前進的核心。
這也是莊子的內聖外王之道,聖人之至德,施之於外,則為王者之政。
至於什麼時候內聖外王變成了儒家經典,讀書人的事兒,不稀奇,畢竟竊不算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