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一片安靜,朱祁鈺不說話,就看著這兩個人。

練綱再次高聲說道:“臣請置尚書王直於理。”

練綱的鬢角都是汗,他站的筆直,卻在打哆嗦。

王翱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望輕,不得天官冢宰之位。”

朱祁鈺平靜的對著練綱等人問道:“何理?”

左鼎高聲回答道:“朱子曰:參伍是相牽連之意,參伍三才五倫也,乃五倫八德,人倫之道也。”

五倫: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

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左鼎的意思是,王直沒了君臣之義,乃是不忠不義,應當知恥,引咎致仕。

牽連,這種事並不罕見。

朱祁鈺此時有兩種選擇。

釋放解禎期,解禎期都無罪了,那麼王直自然無罪,自然不失君臣之義,也沒有不忠不義,不用知恥引咎。

第二,罷免王直,或者讓王直致仕,左鼎等人,彈劾成功,維護了三才五倫八德。

這幫人壓根就沒對錯,想法極其類似於原教旨主義。

劉吉忽然出班,俯首說道:“陛下,左御史言之有理。”

“哦?”朱祁鈺看著劉吉,肯定了左鼎他們的彈劾頗為意外。

難不成,這個劉棉花被胡濙教了些年,教偏了不成?

劉吉俯首說道:“陛下,既然參伍牽連,那是不是把解縉的兒子,以及解氏滿門一併牽連?戚畹之誼,解氏不是更近一些嗎?”

“宣德年間寬宥解氏准許其回鄉,正統年間再寬宥讓解家復家族之產,那景泰年間,解禎期既然忤逆,圍困大明府衙,應當再次籍家,將解氏滿門流放遼東。”

“陛下,臣以為,永寧寺最為合適。”

朱祁鈺看著劉吉,這劉吉不應該是出京修《寰宇通志》了嗎?怎麼突然上朝了?

朱祁鈺看了一眼胡濙,想起來自己曾經讓王直去找過胡濙,學習自保之道,比如《權謀十三卷》。

但是胡濙顯然知道王直還是抹不開面子,索性就找了個翰林院的侍讀學士來做這件事。

風憲言官對付風憲言官,原教旨對付原教旨。

劉吉應當是專門回京給王直解套來了。

劉吉表演了一出籌碼互換之術。

現在籌碼變成了是牽連解氏滿門,還是不罷免王直。

都察院不是說要牽連嗎?不是擺出了三才五倫八德要牽連到王直的頭上?

那麼解氏一家更有戚畹之誼,一併坐罪!

刑部郎中項文曜高聲說道:“陛下啊,大明律,解禎期謀逆作亂,凡謀反及大逆但共謀者、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

“祖父、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年十六以上、不論篤疾廢疾、皆斬。”

“財產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