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訊息和一份謝禮(第2/4頁)
章節報錯
楊禪師走後,王復拿起了那封大秦國過來的國書,思考了許久。
首先大秦國,也就是羅馬帝國的皇帝,對大明遠征軍表示了感謝,而且不是口頭感謝,是有謝禮的。
這也是王悅隱瞞也先的原因,這份謝禮是給大明皇帝的,怎麼可以讓也先截胡?
有一種名叫西征的恐懼,深深的烙印在在泰西、極西和樛西,西域所有人的心頭。
當初蒙古人的三次西征,給西域的所有人都打上了東方人不可戰勝的標籤。
而也先的這次西征在撒馬爾罕首戰告捷,以摧枯拉朽的勝利,再次喚起了西域所有人心中的恐懼。
要讓西域人搞清楚大明和瓦剌之間的恩怨情仇,就像是理清楚泰西(歐洲)王室的家譜一樣的困難。
當瓦剌人在撒馬爾罕獲勝之後,圍困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軍隊,也停下了進攻的步伐。
他們得知道此時瓦剌人到底什麼態度,會不會聯合帖木兒王國一起攻打他們奧斯曼王國。
帖木兒王國俘虜過他們的閃電蘇丹,更攻破過他們的都城。
其次,大秦國的皇帝,請求大明遠征軍的幫助,和上次的國書一樣,希望大明的遠征軍能夠阻攔奧斯曼王國對大秦國最後堡壘的攻打,無論用什麼辦法。
大秦國的皇帝送來的謝禮,是一個女人,三百人左右的使團,還有成堆的書籍。
大秦國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說:他曾經寫了封國書請求大明援兵,屬於病急亂投醫,但是萬萬沒想到,援軍真的到了。
為了表示對大明的感謝,他們送給皇帝謝禮。
謝禮如何瞞過也先的耳目,送到大明,讓王復有些為難。
王復敲著桌子陷入了思考之中。
奧斯曼王國並不好惹,尤其是現在的奧斯曼蘇丹法提赫,號稱征服者。
法提赫在瓦爾納戰役之中,殺死了波蘭和匈牙利共主,阻攔了泰西對大秦國的救援,而後在攻克了大秦國最後的屬國莫里亞公國。
現在大秦國只剩下了孤城一座,就是拜法提赫所賜。
王復終於寫好了給帖木兒國王卜賽因和奧斯曼王國的法提赫的國書。
他決定嚇唬下奧斯曼國王,如果能夠嚇到的話。
遠交近攻,是在和林就定好的策略。
這次的西進,絕對不是歷代的盲目西進,而是有序西進,如何讓大軍順利走到拔都薩萊,然後順利完成也先的期許,成為可汗,都有定策。
也先也不打算打破定好的計策,因為和帖木兒王國交好,有利於西進。
王復也是抱著有魚沒魚甩一杆,能嚇到最好,嚇不到也無傷大雅的心態,寫的國書。
事實上,大秦國的皇帝的禮物並不讓能讓人心動,那位龜縮在城堡中的君主,已經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了。
那個女人年齡很小,大明十五歲才成年,賀禮中的女人,甚至連十五歲都沒有。
而且大明大皇帝,似乎對蠻夷的女人,並不是很感興趣。
君士坦丁十一世很窮,他的賀禮中並沒有什麼貴重之物,只有幾千冊的書籍。
王複寫好了國書,拿起了一堆的政疏和憲章,去蘭宮王庭讓也先下印,順便安撫一下有些暴躁的也先。
也先崇尚武力,推崇暴力,但是撒馬爾罕是他們西進的重要巢穴,他不能在撒馬爾罕大動干戈。
那就得找人揍一下,讓所有人畏懼他的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