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是司禮監提督太監,他叫過來一個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將手中的圖紙遞給了秉筆太監說道:“陛下問大明能不能造出來這等物件。”

“你拿著圖紙去工部和欽天監問問,這個十丈高的六分儀,用多久能造好。”

秉筆太監想了想問道:“陛下什麼時候要?”

“越快越好。”興安十分確定的說道。

第三日的清晨,朱祁鈺起床準備操閱京營之後,興安趕忙說道:“陛下,造好了,那個十丈高的六分儀。”

朱祁鈺準備去講武堂坐班,聽到已經造好了,眨了眨眼說道:“這麼快嗎?”

“已經很慢了。”興安俯首說道。

兀魯伯為了這臺六分儀,把王位都給丟了,他兒子反對兀魯伯的統治,最先做的就是掀起宗教保守勢力對兀魯伯這個異端的反對。

兀魯伯造這臺六分儀跌跌撞撞用了十幾年的功夫,這大明用了三天時間就建成了?

大明速度。

大明皇帝的權勢極大。

朱祁鈺在做了監國之後,眾多大臣第一件事就是把正統年間封的國師楊禪師,給扔到迤北感化瓦剌人去了。

朱祁鈺隨口一說,兀魯伯拼了了大半輩子的事兒,大明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做好了。

“去看看。”朱祁鈺向著東城貢院的觀象臺而去。

欽天監許敦朝服等在了門前,這是欽天監少數不多,能在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許敦要把握住。

許敦帶著六十名天文生,恭敬的等在門前,看到緹騎開道之後,立刻恭敬的行禮。

上一位欽天監監正彭德清人都嚇死了,但還是被拖到了斬刑臺上,被剁了腦袋。

許敦是極為恭敬的。

“平身吧。”朱祁鈺翻身下馬,示意許敦及所有天文生平身,走進了觀象臺。

朱祁鈺看到了那個高約十丈的六分儀,和圖紙分毫不差,而且還多了一個烏玻璃遮光片,防止觀察太陽位置的時候,傷到眼睛。

許敦小心翼翼的彙報了一下他們的進度,之所以用了三天時間,主要是測算撒馬爾罕和京師天文的種種不同。

建造六分儀,不是說建好了,糊弄皇帝就行,他們要對兀魯伯的天文成就進行全面複檢,確定其真才敢上報。

所以才耽誤了三天的時間。

“也就是說,兀魯伯的歲差和地軸傾角是正確的?”朱祁鈺拿著欽天監許敦的奏疏問道。

許敦頗為有些激動的說道:“是的,陛下!”

“雖然這很難想象,但是我們腳下的確是個球!而且地軸還是歪的。”

“李巡撫在密州市舶司的時候,說天氣好的時候,遠來的船舶先看到了桅杆,再看到船身,李巡撫猜測地面是有弧度的。”

“我們驗證了這個說法,它解開了我們很多的疑惑!”

許敦頗為激動,但是陛下似乎對腳下是個球,並不是很意外。

“哦,那真是太讓人驚訝了。”朱祁鈺將那些奏疏放好,遞給了興安說道:“送講武堂,朕回頭再看看。”

許敦能感受到陛下的那種不在意,陛下的問題是兀魯伯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而不是詢問地軸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