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河永在,大明山河永固!”眾臣接旨之後,振聲喊道。

李賓言、李賢、唐興三人,來到了臨港市舶司,這裡停泊著李賓言所說的船舶,無數的桅杆朝天,直衝著天日昭昭,一眼望不到頭。

海鷗在天上盤旋著,嘶鳴著俯衝如水,抓起了海魚,再次展翅高飛,天邊是一些漁船剛剛打魚歸來,正在碼頭上和商賈們討價還價。

無數的船工在碼頭上奔波穿梭,他們不停的搬運者火藥、弓箭等物。

李賓言看著這無數的海船,笑著說道:“這是大明現在的船舶,雖然不多,但是打一個舟山完全夠用了。”

唐興用力的扔出了手中扁石,石頭在水面上打出了一個個的水花,飄了六個水花之後,沒入了無垠的大海之中。

唐興看著海面,略微有些悵然的說道:“好好的平倭功勞,沒有了,都怪你這李賓言啊,借我三十條船,我就把他們平了。”

“那可是七萬人的倭寇,借你七百條船也不夠用啊!”李賓言笑著說道。

唐興這次連個印都沒配,他自然有點不滿。

但是李賓言和唐興的任務可一點都不輕鬆,松江府臨港市舶司,是大明水師的老巢,他們倆負責守住老巢。

唐興倒是滿不在乎的說道:“一群臭魚爛蝦!還沒開打,就會內訌,稍加挑唆,就反目成仇。”

“哪有什麼成事的機會?陛下總是不願意冒險罷了。”

李賓言笑而不語,喜歡冒險的唐興,自然看不慣這謹小慎微的做法。

唐興自己冒險,把他自己摺進去,陛下是陛下,陛下冒險,把大明摺進去?

國朝之事,哪裡容得半分差池?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爾。”李賢也不覺得冒險是好事,大明國力強盛,為何冒險?

鈍刀子割肉,都能把舟山倭寇的窩給端了。

用最穩健的方式,走好每一步,這就是陛下的執政風格。

不穩健,朝裡的明公們可是要朝天闕的。

當初陛下一直給襄王下鉤子,希望襄王能咬餌料,結果襄王知天命,死後不肯上鉤。

最後陛下為了活動下筋骨,將太行山、勾注山和燕山的山匪給平定了一番。

本來是個活動活動京營的小事兒,結果陳循、胡濙、金濂等無數重臣,誠惶誠恐的跑到講武堂,問陛下到底要做什麼。

嚇得朝臣們魂兒都出來了。

唐興搖頭說道:“那給我機會試一試嘛,我三十條船平定倭寇,何須如此大動干戈呢?”

“謹嚴第一。”李賢說完之後,便不再說話,看著海浪打在了碼頭的船舶之上。

李賓言站在帶著濃郁的鹹腥味兒的海風中,負手而立,沉默了許久,忽然開口說道:“你們說海的那邊是什麼?”

“是敵人!”唐興又扔出去一片扁平石頭,但是起風了,海浪很大,將他的石塊給打入水中。

“是金山銀山!”李賢定期會上書和陛下溝通南衙之事,最近京師的倭使不法之後,他也知道了倭國有金山銀山。

李賓言蹲在沙灘旁,笑著說道:“《易》曰:易有太極,始生兩儀。”

“天地初開,一切皆為混沌,是為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極,清氣向上為天,濁氣向下為地。”

“天為陽,地為陰。天地萬物,世間萬事,概為陰陽。”

唐興雙手一攤,無奈的說道:“你們這些讀書人,不妨把話講明白點!”

“整日裡這個曰那個雲的,誰知道你們到底想說啥!”

李賢也是疑惑的看著李賓言,好好的平叛討倭,這怎麼討論起了易經來?

李賓言笑著說道:“海的那邊除了海以外,還有陸地。”

“我來演示一下吧,或許你們就明白了。”

“我在密州市舶司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兒,海很深很深,海底的砂石比沙灘上的砂石要重。”

“所以,我才會說,海的那邊除了海之外,肯定有陸地。”

李賓言一層一層撥動著沙灘,將兩個鐵盒子的沙裝的瓷實之後,笑著問道:“你們猜,哪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