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3/3頁)
章節報錯
當安排了部裡之事之後,六部尚書帶著大量文官立刻到了講武堂裡,請求覲見。
天下可還有對她兒子忠心耿耿的朝臣?
至少在京師並沒有。
至少六部大九卿,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他兒子說那麼一句話。
是朝臣不忠嗎?
但能怪到朝臣頭上嗎?
孫太后坐直了身子對著宮宦們說道:“這幾日,本宮要吃齋唸佛,為我兒超度,有什麼事,也莫要打擾了。”
“是。”眾多宦官領命。
胡濙走出了慈寧宮,重重的鬆了口氣,太后並沒有問,葬禮何制,何等諡號,人都已經死了,再談這些,便無甚意義了。
胡濙匆匆前往了太廟,正好迎面碰到了朱祁鈺,準備打馬前往講武堂。
他趕忙迎了上去覆命,事無鉅細的將慈寧宮裡的事兒,說的明明白白。
“聖旨都下了印,發下去吧。”朱祁鈺聽著胡濙的問話,也算是知道了孫太后,並不算管朱祁鎮的身後事了,也管不著了。
對於孫太后而言,甚至孫忠家裡也不再那麼重要,如何保證自己的血親的孫子,活下去,就是孫太后現在最大的事兒。
朱祁鎮的罪己詔,朱祁鎮的諡號,朱祁鎮的以民禮葬這些聖旨,都在文淵閣壓著了,可以通傳天下了。
殺人,自然要誅心。
胡濙面色猶豫的說道:“陛下,還有一事,稽王府還有幾個王妃嬪,膝下無子,是按著舊例一併殉葬嗎?”
朱祁鈺想了想搖頭說道:“稽戾王已經削籍為民了,沒必要殉葬,就在稽王府待著吧,大明不缺她們那點口糧。”
朱祁鎮一輩子可能就做了一件為人稱讚的事兒,那就是停止妃嬪殉葬。
但是朱祁鈺卻是知道,在原來的歷史線裡,明代宗的唐貴妃就被朱祁鎮給殉了。
若非汪皇后有個女兒還未長大,汪皇后大概也是要殉葬。
而且朱祁鎮停止妃嬪殉葬這件事,到底是朱祁鎮本身下的敕,還是他的兒子朱見深下的聖旨,給他廢物老爹臉上貼金,也無法考究了。
“陛下仁善,德被天下,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這個飽受詬病的人殉制度,終於給停了。
其實胡濙確切的知道,人殉制度的問題在哪裡。
太祖皇帝當年搞人殉,是為了給朱允炆這個皇太孫登基鋪路而已。
到了太宗文皇帝的時候,太宗文皇帝為了自己的名位二字,全面模仿太祖皇帝的制度。
這人殉制度就成了慣例。
陛下今天廢了這人殉制度,那是盛德之事,這並不會影響到朱祁鈺皇帝的法理,來自於列祖列宗,而非禪讓。
這一點是很明確的,大明並不是一個故步自封,抱著祖宗之法得過且過的日子。
朱祁鈺翻身上馬,對著胡濙說道:“胡尚書,葬禮之時,就有勞禮部了。”
“臣恭送陛下!”胡濙長揖,抬頭看著陛下策馬奔騰越來越遠的模樣,這模樣,頗有當年太宗文皇帝之風。
朱祁鈺來到了聚賢閣,翻身下馬說道:“三經廠現在印教科書的是活兒是不是特別繁重?還有空閒的嗎?”
朱祁鈺的第一冊的《國富論》結合大明的實際情況,已經寫得差不多了,這兩三天就能定稿。
大明的財經事務不能這麼爛下去了,太糟心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