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興安帶著他聽到的內容,憂心忡忡的回到了泰安宮內,陛下已經休息,只能明日在稟報陛下。
想要扳倒于謙的關鍵,是讓陛下不再信任於謙,顧耀的那套法子,確實是有那麼一點言官巧言善辯的味道了。
次日清晨,再次早朝,朱祁鈺坐在奉天殿的寶座上,等待著上朝的一眾儀式。
興安在早朝之前,將事情事無鉅細的稟報。
“混賬東西!”朱祁鈺正好了衣冠。
在原來的歷史線裡,景泰帝是不太信任於謙的,比如孫忠舉薦的廣西總兵官柳溥,于謙說不行,景泰帝就強行調回京師任京營的副總兵官。
親親之誼,曾經深深的影響了那個從郕王到皇帝的景泰帝,反而釀成了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的勢力能夠不斷擴大的原因,正是景泰帝為了防備于謙。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興安高聲喊道。
王直左看看右看看,出班說道:“自古人君即位之初,中外軍民其心未一,但朝廷處置得宜,庶幾有備無患,臣等謹以合行事宜,條具以聞。”
王直的奏疏很長,但是這奏疏,早就是送文淵閣,經過了反覆的確認之後,才當堂奏稟。
其實就是宣佈。
各地御史需要進行更換、各地鎮守太監也需要更換、一些布政使也需要更換,比如福建布政使宋彰,在福建搞出了冬牲,直接激起了民變。
比如南京鎮守太監薛越,聯合南京戶部尚書黃福把鐘山孝陵的山場,給賣了。
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寢,這山場被賣的事情,還是朱祁鎮北狩之後,豐城侯李賢,才呈戶部,最終稟報到了朱祁鈺手中。
朱祁鈺命令有司稽查,還派了兩個千戶,帶著兩百校尉到了南京,盤查之後,調查詳盡,增補之後,才送回了京師。
那黃福人都死了九年了…
而且這事兒,還不是黃福本人乾的,而是黃福的侄子一家子做的,那黃福到底想不想做?
反正黃福沒有居中獲利,其家人也沒有,甚至他們家,從頭到尾都不知道此事。
可是這黃福怕是要倒黴了,到了地底下,朱元璋也要將其剝皮揎草,才肯罷休吧。
在朱棣的墳頭開窯挖煤,朱棣還能商量下,擱朱元璋的墳頭買賣林場,那到了地底下…
朱祁鈺只好把當年案犯抄家,收回了山場。
而鎮守太監薛越,送到太醫院,為醫學做貢獻了。
太監不是不能用,朱祁鈺也用太監,甚至還在燕興樓,設了暗道偷聽朝臣說些什麼。耳目之臣,你不用,你不是聾了、瞎了嗎?
但是太監沒朱祁鎮這個用法,事事倚重,倚掌為手腳,偏聽偏信,大明這麼多的法司,監察御史,還有緹騎、黃衣使者,怎麼就把大明上下,搞得烏煙瘴氣呢?
給的權力太大了,宦官就會和官僚們勾連在一起了。
“臣有本啟奏。”右僉都御史李賓言站出來俯首說道:“陛下,大同左右、雲川、玉林、天城、鎮虜、陽和、高山八衛、先是共設儒學四所。”
“至是議者言:地臨極邊,其軍餘選調差操之外,別無空閒人力,廟堂齋舍,至今未立,乞行革罷,其軍中子弟,有願就學者,聽於附近學校肄業,依例科貢。”
朱祁鈺愣了愣,認真的品了品這段話,眉頭緊皺的問道:“天下衛所設立儒學,乃是太祖祖制,大明天下衛所,何其繁多,這八衛儒學四所,為何要拿到朝堂上奏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