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明,大獲全勝!”
朱祁鈺看著自己手中的棋盤,他這個臭棋簍子,都能把于謙逼到龜縮到宣府城內,他帶領的瓦剌,落下了一個【飽掠而歸】的結果。
結果也先卻是…被打的丟盔棄甲。
難不成也先比朱祁鈺下棋還要臭?
于謙看完了軍報,卻將自己的堪輿棋盤上的旗子,全數拔掉,頗為興奮的說道:“阿噶多爾濟逃跑,導致了瓦剌人無法刺探我軍主力,不得不派出了和碩特部,試探賈家營。”
“這也先,差一點,只要再往前走半天,他就會被楊洪和楊信,從懷來和萬全方向,全面包圍。”
“到那時,也先插翅難逃!”
“也先進攻萬全。”于謙又拿了一個小旗插在了萬全城下,無不感慨的說道:“萬全城下,損兵折將,瓦剌人,狼奔豕突!”
“好,好一場大勝!昌平侯楊王,真乃是,用兵如神!”
于謙的神色頗為興奮,楊洪實在是太老練了,這一戰,實乃邊鎮大勝!
“陛下,棋盤兵推,也只是兵推,這戰場士氣錯綜複雜,比如阿噶多爾濟,疫病一起,立刻就跑了。”
“也先見煙塵如雲,以為中伏,撤退轉進其疾如風啊,還是跑得太快了,否則一戰打的瓦剌人,三年不得動彈!”
于謙也是蠻遺憾的,圍三缺一已經形成,就等著扎口袋,結果也先居然靠著自己的戰爭嗅覺,聞到了危險的氣味兒。
“這打了一天,就打完了?”朱祁鈺撓了撓頭,這期待了五個月,就這一天就…大獲全勝了?
于謙卻是搖頭俯首說道:“瓦剌狡猾,遇敵不敵立刻潰逃,這也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他們也跑習慣了。”
于謙十分隱晦的提到了過往戰果不豐。
他沒有對太宗文皇帝不敬的意思,但是太宗皇帝五次北伐,戰果其實並不多,這才是大明對草原部落的常態。
大明京營到了,草原人望風而逃,千里之內無馬鳴。
于謙繼續說道:“陛下,這一仗,豈止是打了一天,是整整打了五個月啊。”
“自陛下定策以來,京營發動以山石為敵,開山修橋鋪路,徵調民夫運糧軍備,而懷來、順聖川、賈家營、萬全都司、宣府,皆是人人出力,加固城牆、組織百姓。”
“這以一件件,無不是在起大勢,有大勢可以為天下正!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非一日之勝,乃數月辛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戰之勝,絕非一日之功。”
于謙的意思很明確,戰爭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已經不單純是純粹的軍事行動,更是一次政治行動。
朱祁鈺站起身來,點了點頭,于謙說的有道理,這不僅僅是軍事勝利,同樣是政治勝利。
“瓦剌人狼奔豕突,膽氣已喪,再接戰,則畏縮不前,士氣不足,他三年之內,敢再度南下的機率小之又小。”朱祁鈺用力的吐了口濁氣。
“他們可以獲得短暫的勝利,但是勝利終歸是屬於大明的!”
“瓦剌人要與我大明爭國運,這爭來爭去,天命依舊在我大明!”
朱祁鈺的這個皇位,在削掉了太上皇帝號後,雖然禮部尚書胡濙反覆找補,但說到底,還是篡來的。
但只要他一直獲勝,就沒有人可以審判他,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這是一般的公理。
只要不斷的獲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那朱祁鈺這個皇位,就像當年朱棣的皇位一般穩固。
當然,朱祁鈺在剝皮揎草這件事上,則是繼承了當年的太祖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