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為民(第3/3頁)
章節報錯
像杜甫在石壕吏裡那般,抓壯丁,是一種做法。
像洪武元年,設立軍衛所,萬夫一力,讓百姓自願跟隨,又是另外一種做法。
這堂課,朱祁鈺也是備課很久,他講了很多的案例,從畏民方能為民,不畏民方能養民等等角度。
這些案例,多數是朱祁鈺從過往御史的奏疏裡找出來的,頗為典型。
半個時辰的課,朱祁鈺很快就講完了。
他一個月才會過來上四節課,一共兩個時辰,可是這兩個時辰,朱祁鈺至少要準備無數個日夜。
“好了,下課。”朱祁鈺拿起了水杯。
他的第一堂課已經講完了。
幾乎所有的掌令官整節課,都是一動不動,如同木樁一樣杵著,連大氣兒都不喘一個。
這可是皇帝在臺上訓話。
兩個中書舍人,奮筆疾書,把朱祁鈺講的內容,收錄在了起居注上。
朱祁鈺離開了大講堂,跟著于謙和一眾錦衣衛離開。
然後整個講堂,從極度安靜到立刻轟然爆開!聲音之大,差點把整個屋頂都給掀了。
“陛下講的你聽懂了嗎?我是一個字都沒聽懂,背上都溼透了,一直流汗!”
“我完全沒注意講的什麼,動都不敢動一下!生怕糾儀官說我君前失儀,一刀把我剁了。”
“那是緹騎,什麼糾儀官!不懂不要亂說。”
“你們看到沒?那就是陛下身邊的天子十三騎,那甲冑,看著就紮實!”
“陛下講的我倒是聽懂一部分,但是陛下為什麼要跟我們講這些的?這不是該那群措大,乾的事嗎?”
……
講堂上的高聲討論,他們都是第一次這麼近的距離見到陛下,所有人都不敢動,更不敢說話,正襟危坐。
但是在課後,他們的討論是極為熱切的。
朱祁鈺這堂課,上的還是比較費勁兒的,學員們是一點反應沒有,他的一些提問,也沒人回答,但是他還是將這堂課講完了。
上課搞得跟訓話一樣。
聽著課堂裡的討論,朱祁鈺也知道,自己的課,想互動,基本不可能了。
“陛下講的極好,臣這些年巡撫地方,聽聞陛下所講所說,真的是感觸極深啊。頗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于謙跟著朱祁鈺走著,頗為感慨的說道。
這是句恭維的馬屁,朱祁鈺還是能夠分辨的。
他都是講的道理,于謙那是實踐中總結,差距還是很大的。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臣請旨陛下賜下中書舍人起居錄書,無事之事,將其編著成冊,最後成書,也方便日後講義堂使用。”
“準,於少保可增減補錄,查漏補缺。”朱祁鈺點頭,他講的還是太過於寬泛了。
于謙則不同,他久任地方,和百姓打交道,于謙更有發言權。
朱祁鈺和于謙又關於畏民和為民討論了很多,剛走出講義堂,一個掌令官飛奔而來,俯首說道:“陛下,宣府傳來軍報!”
朱祁鈺接過了軍報,看了許久遞給了于謙,感慨良多的說道:“夜不收,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