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閱,是歷朝歷代的規矩,每一朝都不太相同,核心的規矩就是隨天子心意。

天子說閱,那就閱。

朱祁鈺將此次的授勳和大閱安排在了一起。

這次的大閱的目的,非常的簡單明瞭,就是安定京師人心。

京營沒了,京師人心洶洶,雖然京師之戰,大獲全勝,但到底具體什麼情況,因為在城外發生,眾說紛紜。

自早上開始的大閱在恢弘的軍隊的號角聲中,正式開始。

撕裂長空的號角聲,驚的天邊的蒼鷹都倉皇逃離,而軍隊在不斷的大聲號令之下,動了起來。

開始自進京以來,所有的訓練成果展示。

包括了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專案,這些帶有實際訓練科目的效果,就是在西直門巨大的校場上,帶起了無數的煙塵。

戰術專案表演結束,就是大明軍隊的火器陣營了。

一輛輛的大將軍炮在旗兵揮動旗幟之下,驟然轟鳴,實心鉛彈,飛射而出,落在了預定的地點,壕塹上的草人陣型被砸的粉碎。

子母炮、虎威跑,一窩蜂,開始了第二次的轟鳴,再次落在了已經被砸碎的壕塹之上。

而緊接著就是大明挑選了精銳重組的神機營的火銃手,再次展現了大明火銃手的精銳。

大明軍因為訓練不足,之前的射擊方式,是神機槍前十一人放槍,中十一人轉槍,後十一人裝藥。

隔一人放一槍,先放六槍餘五槍,備敵進退。

前陣放者即轉空槍於中陣,中陣轉飽槍於前陣,中陣轉空槍於後陣,裝藥更迭而放次第而轉。

那是因為訓練的時候,只能部分的人專門訓練放槍,部分的人專門負責添藥物,而訓練最差的負責在中間轉槍。

但是這次的新神機營的射擊,已經變成了全陣放槍,前陣趴伏在地,中陣半蹲,而後軍站立的排隊槍斃慣用軍陣。

這一次的展示,無論是填裝速度,還是精準度,相比較清風店之戰,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如果再次面對瓦剌人衝陣,不會那麼的狼狽不堪。

清風店佔據有利地形,還被瓦剌人撲了上去,大明的火銃的威力,根本沒有展現出來。

但是今天這次的大閱,又經過了兩個月的訓練,終於變得有模有樣了起來。

朱祁鈺不住的點頭,神機營人數不多,只有不到三千人,但是僅僅這三千人,在戰場上的擊傷殺能力,絕對不可小覷。

而後緹騎們騎著飛魚服在戰場上馳騁,他們掏出了背上的火龍槍,這是一種大明專門的馬軍火銃。

當然不是三億滑鼠的夢想裡面的火麒麟,這玩意兒由六個硬紙筒,連線中心緊縛在一起。

筒中裝爆藥,在底部用木馬塞緊,每筒裝箭數枝,用老竹削長五寸,如弩箭樣,然後點燃擊發。

有點類似於多重箭的味道,但是這玩意兒的威力,屬於大明火器探索路上的失敗品,非常像是騙補助的。

火龍槍,因為過長,在戰場上,屬於一次性產品,使用的是竹削弩箭,其實射程和威力都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