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做竹筒飯(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些竹筒破壞不能夠進行二次使用,這種備用的確實在後來發揮了作用。
因為有時候確實會有一些竹筒在使用過後就破了,這就不能在下一次的時候用了。
這樣就限量了,想要吃的話就需要特別早的來。
如此能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景象,就是很早的時候蘇氏飯館門前就排起了隊伍。
蘇顏交代了各位店員在在排隊人數夠二十五人之後就不要讓他們再排隊了。
告訴他們二十五人之後是買不到了,因此到後來鎮上甚至出現了代替排隊,拍一次三文錢。
有一些有銀子的人也會選擇這個服務,這個是阻止不了的,沒有辦法。
除了代替排隊之外,蘇顏的後來陰差陽錯的知道竟然還有黃牛會轉手出售竹筒飯。
既然有黃牛,那麼就會有仿製的產品。
有些人吃了這個竹筒飯之後就說做的並不怎麼樣,蘇顏看到這樣的景象很頭疼,好不容易做出來的招牌,絕對不能夠別人給毀了。
“我們店的竹筒飯,每天只賣二十五份。
大家如果不是親自來買,讓別人買或者是從一些小販手中買,那麼買到的產品是不是我們蘇氏飯館做出來的菜品就不一定了。
為什麼大家能夠如此輕鬆的買到,有時候一天是指能夠買到很多份。
現在市場上的竹筒飯一天能夠達到幾百份,大家買到假的不要說是我們蘇氏飯館做的。
這個我們不接受!蘇氏飯館所出菜品,必屬精品。”
至此很多聰明一點的人便會親自來排隊吃或者是不再吃了,因為吃到的味道確實是不怎麼樣的。
而且他們想了想其實也是這回事,每天限量只賣那麼一點的竹筒粽子,那麼輕易的就買到了,怎麼可能呢?
不過有些不聰明的人還是會從黃牛手中買,對於這些人蘇顏也不會再說什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如果她做的竹筒飯並不怎麼樣,也不會有人模仿。
但是出現抄襲的時候就能夠從側面反映出這種商品是很受人們歡迎的。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蘇顏發現人們對於竹筒飯的熱度依舊是非常高的。
所以和幾位師傅商量了一下,決定每天出售的竹筒飯翻倍,也就是上午二十五份。
下午同樣二十五份,這樣一個店一天就是五十份。
四家店就是兩百份,如此就能夠翻一倍,好多吃不到的人也能夠吃到了。
竹筒飯和一般蒸的米飯是不一樣的,因為裡面會加入一些別的東西。
而且後來蘇顏也研製出了一些比較獨特的竹筒飯,就是加入了一些特製的東西。
像這種別人是模仿不來的,他們能夠模仿的只是最簡單最容易做的那些竹筒飯。
後來有幾家飯館做的竹筒飯味道確實還算可以,對於這些蘇顏並沒有說什麼。
模仿本來就沒有錯,這也是一種做生意的頭腦。
只不過她作為第一家就是別人是超越不了的,鎮上的人提起竹筒飯,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蘇氏飯館,然後才是別的飯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