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日,李興在取得遼東大捷之後,旋即率軍返回了根據地登州城。

登州城東門此刻早已是人山人海,軍帥府一眾文武皆則在距離城門三里之處置酒等候。

巳時剛過,通往登州東門的官道上出現了兩千餘靖北軍騎兵,打著鮮紅的提督山東、遼東總兵官的將旗和靖北軍的軍旗縱著馬滾滾而來。

緊接著一萬餘靖北軍士兵趕著數百輛大車,高唱著戚家軍軍歌沿著官道跟著馬隊之後,排著整齊的佇列踏步出現在地平線上。

“來了、來了!大帥回師了,大家快準備!”

登州知府宋廣坤對著身後的衙差大喊道。

隨著大軍越來越近,迎接的人群中鼓樂齊鳴,隨同出迎的新二鎮士卒齊聲高唱凱歌。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建奴兮,覓個封侯。”

戰旗飛舞,鐵蹄滾滾,嘹亮的軍歌聲中,李興之帶著李邦傑和一眾親衛已經來到了諸人之前。

山東巡撫劉理順、登州知府宋廣坤帶著一眾文武百官對著馬上的李興之拱手行禮道:“李帥苦戰月餘,陣斬偽清親藩,擒殺奴酋洪太將,堪定瀋陽故土,李帥之功也,我等為靖北軍賀,為李帥賀,為大明賀!”

“諸公過譽了,快快免禮,此戰固然是北伐將士盡心竭力,但諸位在登州籌集錢糧,提供軍械,為本帥鞏固後方亦是勞苦功高。”

李興打馬向前,在馬上抬手示意劉理順等人起身,花花轎子抬人的道理李興之同樣懂,他更知道接下來的清君側事宜還需要這些將官的扶持

宋廣坤等人端著幾壺杯美酒走上前來,連聲說道:“大帥不必過謙,且飲此杯,我等已在府衙準備了宴席,為大帥祝捷。”

“將士們的酒食可曾安排好?”

李興之接過宋廣坤呈上來的酒杯一飲而盡,悠悠開口,苦戰兩月,總不能自己吃肉,將士們喝湯吧!

“大帥放心,將士們的酒食,屬下等早已準備完畢!”

宋廣坤連忙介面,他也算是靖北軍的老人了,也深知李興之的性子,哪裡敢怠慢這些功勳卓著的將士們。

“嗯,酒宴就不必了,本帥隨將士們入營,他們吃什麼,咱們吃什麼,李邦傑通知下去,全軍改道天齊山大寨。”

李興之調轉馬頭,當下就喝令李邦傑起行。

“末將遵命!”

李邦傑翻了翻眼珠,呼喝著身後的一眾鐵人兵帶路,心中則是對李興之腹誹不已,軍營裡能有什麼好吃的,無非是糙米飯加些酒肉而已,哪裡有軍帥府裡吃的好。

劉理順和宋廣坤等人面面相覷,沒奈何只得也跟著李興之去了天齊山官軍大營。

誠如李邦傑所料,軍營裡確實只有糙米飯和一些酒肉以及大骨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