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系統是公司接下來的主攻目標,這方面不用操心,晶片卻非常麻煩,以目前國內的水平,重頭開始自研,很困難。”

“但是,想要打造品牌,特別是高階品牌,沒有自己的技術不行,特別是自主品牌的晶片,很重要。”

“就像國外的高階品牌,蘋果和三星,都有自研的晶片。國內別看這麼多手機品牌,很難發展成高階,倒是華為的海思晶片不錯,未來有希望進入高階市場。”

林睿道:“晶片確實是個難題,如果想自研晶片,有什麼簡單有效的辦法?”

李亞勤道:“晶片這個行業,技術積累很重要,想從頭開始打造,沒有幾年時間,連門都入不了。”

“最合適的入場方式是收購,只要目標合適,人才、技術、產業鏈都有了!”

林睿點點頭道:“收購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過有實力的晶片公司大部分都在國外,西方這方面對國內限制很難,怕是很難。”

李亞勤道:“不一定收購國外的,國內也有做的不錯的晶片公司。技術方面雖然和國外的有一定的差距,但基礎很牢固,有自己完整的技術體系,只要加大投資力度,慢慢的也能發展起來。”

林睿道:“你是說…”

李亞勤道:“林總聽過展訊嗎?”

林睿搖了搖頭,他對網際網路熟悉,對國內的晶片公司瞭解的不多。

李亞勤道:“展訊是01年成立的晶片設計公司,到現在11年了。有獨立的智慧財產權和技術體系,基礎非常紮實,主要從事無線寬頻技術、訊號處理技術、IC設計…”

“包括新一代的專用基帶晶片、多媒體晶片、射頻晶片…這方面僅次於華為海思,是國內最好的晶片公司之一。”

“03年就研發出世界首顆多媒體基帶一體化單晶片,04研發出世界首顆雙模基帶單晶片,技術積累很雄厚。”

“07年在美國達斯納克上市,最高市值超過30億美元,不過最近兩年,由於智慧手機橫空出世,展訊在這方面發力有點晚,並不被美國投資著認可。”

“目前,展訊在美股的市盈率僅十倍左右,相比美國的晶片公司低了很多,市值也一直在10億美元上下起伏。”

“把展訊放在美國,自然算不上出色,和美國的晶片公司相比,競爭力並不高,這也是市場認可度低,股票低位執行的原因。”

“但是,放在國內就大不一樣了。”

“如果收購下來,就有了成熟的技術專利和發展思路。只要肯投入研發,即便技術上差國外那些晶片企業一些,但有自己獨特的產品體系和晶片體系,只要時間充足,總有追上的一天。”

聽完李亞勤的介紹,林睿眼前就是一亮,10億美元並不貴,即便溢價50%收購,也才15億美元,100億人民幣出頭。

這樣的優質企業,公司只需要拿出二三十億現金,剩下的銀行就能解決。

而且,最關鍵的是,展訊是國內的企業,收購不存在任何限制。

林睿越想眼睛越亮,看著李亞勤,再次開口道:“不錯,展訊確實很合適,可以考慮收購,國內還有什麼值得收購的晶片公司嗎?”

李亞勤看林睿的樣子,顯然心動了,面對這麼有魄力、有闖勁的老闆,他也知無不言。

想了想,再次開口道:“另外還有一家總部在魔都,叫迪銳科的晶片公司,實力也很不錯,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現在市值6億美元左右。”

“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射頻IC,積聚了大量在數字、類比電路、射頻系統、功率放大器、訊號處理的技術。”

“能生產多種晶片,包括通訊支援晶片、廣播通訊晶片、機頂盒射頻接收、移動電視訊號接收器和調諧器、衛星電視高頻頭、無線資料連線晶片。”

“手機上的晶片也分很多種,迪銳科能對展訊做一個很好的補充,也是一個合適的收購目標。”

“除此之外,國內還有不少有潛力的晶片公司,或者在其他領域發展不錯的晶片公司。”

“不過,公司接下來要進入智慧手機市場,我認為從技術積累和研發實力上來講,這兩家公司比較合適收購。”

“如果未來順利收購、合併兩家企業,公司在晶片上的短板就能補齊,雖然短時間內技術還會落後,但慢慢的總能趕上來。”

林睿點點頭,有些興奮。顯然對他的回答很滿意。

兩人又聊了一會,把需要處理的事情確定下來,這才結束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