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玩科技在一處老工業區,租下了一層老式的辦公樓作為辦公地點。

楊明這些創始人顯然很會精打細算,辦公傢俱是在二手市場淘的,連公司用的電腦很多買的也是二手的。

林睿到了地方,楊明陪著他看了看,到處都介紹了一遍。

接下來林睿就撇開楊明,自己活動。不斷的找公司的其他創始人和員工談話,瞭解公司的具體情況。

暢玩科技的真實情況比楊明介紹的還要糟糕,首先從今年九月,公司的財政就已經很緊張了。

當時公司一邊繼續申請貸款,一邊號召公司員工拿錢入股,創始人帶頭,加上一部分員工,又湊了三十多萬。

大家以為只要能堅持到手遊釋出,能收回一部分投資,甚至小賺一筆。可惜現實很殘酷,手遊撲了,創業貸款自然也沒了著落。

公司前途暗淡,前景堪憂。

暢遊科技的創始人和管理層從九月份開始,就不再領工資,只拿個生活費。但普通員工的工資你不能不發,人家又沒股權,只是個打工的。

十月份總算應付過去了,但這個月的工資怎麼辦?賬上可沒有多少錢了。

加上月底五十萬到期的貸款,如果短時間內想不出辦法,公司基本上就算完了。

他們以前不是沒想著融資,事實上從今年四月份開始,公司的第二款頁遊推出,不但收回了成本,還有了一些盈利,就開始操心融資的事。

但融資又豈是那麼簡單的,洛城不是一線城市,沒有那麼多創投基金和風投公司,甚至有沒有專門投資網際網路產業的產業基金和風投還不好說。

他們在洛城沒有收穫,去省城商州同樣收穫寥寥,最後直接去了上海,那裡是中國各種風投和產業基金最多的地方。

暢玩科技本來就並不多麼出色,在一線城市這樣的創業公司遍地都是。人家看著眼皮子底下的還投不過來,那還有精力關注一個內陸城市的創業公司。

你要出類拔萃還好,關鍵你還並不如何出挑。這樣的公司在人家的觀察名單中多的是,誰會大老遠來你這裡。

於是第一次融資之旅不疾而終。

畢竟公司當時手裡還有一部分流動資金,融資的事並不急於一時。六月份又往上海跑了一趟,還是沒有任何結果。

正好第二批八十萬貸款下來了,手裡又闊綽了很多,他們頓時不著急了。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融資,想要讓公司在眾多創業公司中脫穎而出,需要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成績支撐。

於是他們開始進軍手遊,幻想著手遊專案能大獲成功,公司肯定能脫穎而出。

結果很明顯,手遊撲了,公司的流動資金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他們又多次跑往上海,北京,深圳,一家一家的拜訪風投公司。

面對一家沒有什麼出色成績,遠在洛城,還欠著銀行貸款,隨時就要破產的公司,更加沒人關注了。

一時間公司人心惶惶,但沒辦法,為了公司繼續維持下去,他們只能一邊跑融資的事,抱著萬一的希望。

一邊求爺爺告奶奶,希望再貸出一筆借款,渡過難關。

但可惜這兩件事都沒什麼希望,融資要是這麼好融,他們早就融了。何況公司現在的境況每日愈下,融資的事更加渺茫。

貸款的事更加沒譜,面對一家快要破產的公司,缺心眼也不會批准。

如果以上兩件事努力過後都沒希望,他們只能奢求本月底到期的五十萬貸款寬限一段時間。同時公司立馬開始裁員,砍掉一大部分人和專案,讓公司能苟延殘喘,慢慢的緩過一口氣來。

說實話,楊明等人,在北、上、深到處拜訪風頭,求爺爺、告奶奶、裝孫子沒有一點用處後。對融資的事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偶然一個機會,知道了未央科技的老總竟然是洛大的校友,又仔細打聽了一下,聽到更匪夷所思的事情,人家竟然還只是個大三學生。

吃驚之餘,心中燃起了萬一的希望,尤其是看到未央科技肯花上千萬贊助一檔播音主持大賽,一副財大氣粗,不差錢的樣子。

再加上又是校友,人還那麼年輕,如果萬一投了呢!

抱著萬一的希望,又為了凸顯同是洛大學生的身份,拉近距離,他開始去學校拜訪林睿。

只是林睿的行蹤實在飄忽不定,有時候甚至一兩天都不來一次學校,他接連撲空了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