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進入2018年,不知不覺間林睿已經28歲。

再次領取了3600億的獎勵,回頭審視過去一年旗下企業的發展狀況。

首先是未央科技,在遊戲、雲端計算、作業系統、資訊分發、廣告、閱讀、影視、音樂、直播、泛娛樂方面,都成績不菲,去年全年營收4300億,淨利潤超過2000億。

市值逼近8000億美元大關。

星空科技集團資料更誇張,其各大子公司中, 以營收而論,星辰科技仍然排名第一。

在過去的2017年,星辰科技手機出貨量1.5億部。

其中,星空系列高階智慧手機出貨量超過7000萬部,僅僅星空系列,去年的銷售額就超過3000億。

再加上8000萬部星雲系列中低端智慧手機,以及銷量不菲的智慧可穿戴裝置、智慧家居。

去年,星辰科技總營收高達4500億,吊打國內所有的智慧手機公司。

營收排名第二的是惠眾商城,去年全年營收高達3800億,當然,裡面有一部分是家樂福的貢獻。

員工人數更誇張,目前已經逼近30萬,即便單個而論,也絕對是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

排名第三的是聯想集團,自從被星空科技集團收購後,聯想集團風格大變,在星空研究院的支援下,開始佈局上下游核心零部件製造。

已經由大家口中的組裝廠, 已變成了銷售、技術並重的科技公司。

並且,可以預見,未來科技屬性將越來越重。

全年銷售額3580億,是近幾年少有的高增長了。

排名第四的是極狐新能源汽車,去年產能上來後,年銷售額高達48萬輛,營收2800億,驚豔了無數人。

得益於獨步全球的自動駕駛技術,其中一大半,25萬輛的銷售,都是在國外完成。

和特拉斯並列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兩極。

排名第五的是微銀支付,目前全球使用者已經高達21億,讓無數人為之驚歎。

去年全年營收高達2500億,未來的增長潛力仍然驚人。

另外,在過去的2017年,星空材料營收達到900億、星空生物達到700億、星空能源580億、藍盾安保450億、蘇泊爾430億、微芯380億、星空智軟330億、庫卡38億歐元……

經統計,去年全年,星空科技集團總營收:21810億,驚世駭俗的一個數字。

換算成美元,將高達3180億美元。

若按照2017年的世界五百強來算,星空科技集團將超過國家電網,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沃爾瑪。

即便把子公司單個拎出來, 也都是行業小巨頭。

員工人數更誇張,僅僅星空科技集團及下屬子公司,員工總數就已經超過百萬。

不說別人,連林睿自己都有點震驚了。

幸好公司沒有上市,這兩年也不在釋出相關資料。

不然,說不定會引起多大的震動。

……

隨後,林睿又把目光投向了星空研究院,據“小星”做的統計,在過去的2017年,星空研究院研發支出高達330億美元。

如此高的研發支出,全世界也絕無僅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