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於國內的一些媒體吹噓企鵝,甚至故意碰瓷兒未央科技來抬高他未來的前景,林睿不但不生氣,還非常開心。

不但如此,林睿在背後也開始了推波助瀾,誇大企鵝的前景和未來,忽悠更多的投資機構和股民上船, 抬高股價。

無他,林睿打算下車了。

明白這是企鵝最後的高光時刻,再過一兩年,各方面資料會跌得很慘,持有的這麼多股票總要套現, 總要有接盤俠。

接下來,企鵝的市值一度衝高到2600億美元, 驚豔了無數人, 也讓無數機構和股民熱血沸騰。

林睿這邊,也開始悄悄清盤。

自然,持倉這麼高,不可能全讓公開市場消化,不然市值豈不砸掉底,私下的大宗交易才是王道。

國內散戶是主流,國外機構才是主流。

對機構來說,更喜歡大宗交易。

如果看好一家公司,大筆吃進股票,很容易拉高股價,提高持倉成本。

如果不看好一家公司,大筆賣出,很容易拉低股價,減少盈利。

於是,大宗交易便誕生了。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一家機構看好, 想吃進;一家機構不看好,想賣掉, 不必在二級市場買賣,兩家機構直接交易,既快速又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

還能增加盈利,或者減少持倉成本。

於是,正在企鵝股票大熱,在市場上受到無數機構和股民追捧的時候,有專業的中介機構出現了,悄悄地向他們推銷,價格只有港股公開市場的85折。

在香江這個世界金融中心,企鵝作為港交所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是典型的明星股,想找接盤俠很容易。

甚至為了減少稅費,連大宗交易也不必進行,直接把持倉這些股票的殼公司整體賣掉,連港交所都不必透過。

兩個月的時間,到了17年11月份,林睿徹底清倉了企鵝股票,總共套現了500多億美元。

這筆資金,仍然交由微銀國際運作,透過它持有的遍佈在全球的上千家殼公司,慢慢變成世界各大科技公司的股票。

至於企鵝,根據林睿掌握的資料,大概還有一年的高光時刻,這個時間段如果能下車,清倉套現,還能小賺一筆,晚了那可真就套牢了。

除非,企鵝真能逆勢翻盤,某項業務獲得巨大突破,支撐得起現在的股價。

這些和他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

2017年最後的幾個月,林睿從拉奈島返回洛城,又開始忙碌起來。

星空科技集團旗下各大子公司,在星空研究院的技術支援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

不但是洛城,省內各大城市,全國各大城市都在投資和佈局的範圍內。

從電池、各種各樣的新材料工廠、各種生物工廠、製藥工廠、智慧製造工廠、半導體工廠、奈米工廠…到倉儲物流中心、各種商場、影院、極狐汽車4S店…

近百個大專案,4000多億人民幣的投資,錢像水一樣不斷的撒出去。

讓各大城市喜笑顏開,天天發函邀請林睿前去考察,只要人來了,不砸個上百億的投資,好意思走。

當然,這麼大的資金量,大頭肯定銀行出,中原銀行和渣打銀行提供1/3貸款,各地政府擔保1/3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