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刴青雲獎和星雲獎每年評選一次,終身成就獎有其自身的不確定性,按情況而定。

……

接下來,就是緊張的籌備工作,並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海外知名科學家、學者…合作,評選理科類獎項。

與中國藝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央美院、中國音樂學院、作協、BJ大學、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等海內外幾十家院校和機構合作,評文科類獎項。

作為三大獎項和華夏復興基金的發起人,林睿世界首富的號召力還是可以的,也有足夠的財富和名譽,面對這種利國利民,利人利己的好事,大家如何不歡迎

在眾多機構和人員的參與下,短短時間內,三大獎項連同主體“華夏復興基金”便註冊完畢。

為了讓大家放心,增強獎項的權威性和可持續性,林睿不但廣邀國內外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學家擔任評審委員會委員,更是一次性拿出三十億美元,捐贈給剛成立的華夏復興基金,用於獎金的頒發。

頓時,剛剛成立的華夏復興基金,超越總資產只有5.1億美元的諾貝爾基金,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獎項類基金。

當訊息慢慢發酵,傳了出去,頓時在國內和海外華人群體中引起巨大的反響。

規模如此龐大,種類如此齊全,包含各種科學、文學、藝術類的獎項,大家還是第一次聽說。

更別說,一次拿出三十億美元,捐贈給剛剛成立的華夏復興基金,這可是天大的手筆。

要知道,林睿雖然是華夏復興基金和三大獎項的發起人,華夏復興基金從性質上來說是屬於公益,並不屬於某個人。

即便是一手創造它的林睿,目前也僅僅擔任華夏復興基金會榮譽會長,和基金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會長、副會長都是國內外科學界的泰斗擔任。

華夏復興基金成立的那天開始,就是公共的,帶有公益屬性,是為了激勵華夏在科學、文學,藝術、人文方便的創造性的人,讓華夏有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發展的更好。

林睿能不顧私利,如此大手筆,確實讓人不得不感慨,活該人家當首富發財。

……

時間過了幾天,林睿在一行人的陪同下,來到洛城新區,對正在進行一期工程建設的未來之城進行參觀。

高達三十六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期工程大部分都是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真正大規模開發的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積。

即便三分之一,也高達十二平方公里,仍然是一片巨大的工地。

參觀良久,林睿在一處山坡的小湖便,發現一處景色極其秀美之地,湖光山色、山川錦繡、暖風醉人,一時間讓人不捨離去。

隨後林睿在附近轉了一遍,讓助理拿出附近的地圖,畫了個圈兒,一次性圈了1.8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說把附近方圓百里風景最好的精華之地全部圈了進去。

他打算,在這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設一座超級豪華莊園,供他私人和一眾紅顏知己使用。

至於建造這麼大一座莊園,需要花費多少錢,林睿也不在乎,總不會比建造未來之城花的還要多。

對現在的他來說,金錢只是數字,只要能實現自我,花的有意義,讓自個高興,那就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