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天坑專業的春天(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很快進入七月,林睿再次領取到一百五十二億的系統獎勵。
上個月星空科技支出不小,先是捐款六十億給洛大,支援新校區的建設;隨後又拿出一百八十億,參與京東方的增發。
雖然這一百八十億中,星空科技集團的實際出資額只有六十億,剩下的全部走銀行貸款,但也不是小數目。
月底又出資五十億,參與中原航空集團的組建。
支出不可謂不小。集團賬上的人民幣餘額只剩兩百多億。
不過,隨著本月一百五十二億獎勵入賬,星空科技集團賬上的人民幣餘額再次接近四百億。
讓林睿頗為感慨!
……
最近,星空科技集團的各項業務發展也不錯,特別是星空研究院,目前的研發人員總數已經接近七萬,僅此一項,就讓星空研究院的成了世界上最頂尖的研發機構之一。
按林睿原本的計劃,星空研究院先擴充到五萬人,一年之內把研發人員擴充到八萬。
誰料,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僅僅半年多的時間。星空研究院的總人數就接近七萬人,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星空研究院的研發人員總數將輕輕鬆鬆突破十萬。
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當初星空研究院做的規劃,並未考慮新專案對人才的需求。
比如,新成立的人工智慧研究院;剛剛設立的針對智慧手機、電腦、工業裝置,三大作業系統專案的研發工作。
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頂尖科研人才參與。
而計劃中的人數,並不足以承擔。只能放開招聘限制,大力挖掘人才。
如今,林睿已經做出調整。
計劃在一年內,把星空研究院的研發人員,擴充到十萬人規模。
以後再根據具體情況,慢慢調整。
大機率,還會繼續擴充。
星空研究院大規模的招聘,也導致了一個結果,號稱四大天坑的“生化環材”專業,忽然沒那麼坑了,迎來了他們的春天。
眾所周知,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四大專業。由於就業難,工作環境艱苦,成為了很多畢業生口中的天坑專業。
雖然,這幾大專業都是國家的戰略性基礎專業,對國家的發展和建設非常重要。
但是,國內本來在這一塊基礎就比較薄弱,沒有特別出類拔萃的公司,研發支出少,研發的崗位自然也少,導致就業很困難。
再加上隨著大學不斷擴招,選擇生化環材類的應屆生越來越多,而生化環材類的就業崗位並沒有增加多少。
這就導致,人才大面積內卷和積累,薪資越來越低,就業越來越難,成了天坑專業。
另一方面,這幾大專業的就業面也比較窄,只能從事科研類的崗位,考公務員都沒有什麼優勢,只能內部越來越卷。
許多人只能選擇繼續讀研。
不是本科學歷不行,而是這幾大專業內卷太嚴重。
假如你只有本科學歷去應聘,一大群競爭對手都是碩士、博士畢業,和你競爭幾個崗位,你覺得有希望嗎?
這就導致了,選擇這幾大專業,如果想要深入發展,只能讀研,不然唯有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