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比武大會。

到現在,比賽可以說是正式告一段落了。最終的優勝者,是王嵐,這一點其實毫無疑問,他也成功成為了五名候選人當中的最後一個。當然,陸垚從觀看了剛才王嵐的表現就已經認定,即便是最後王嵐沒有能夠獲得優勝,他會將名額擴大到六個,不管如何也要讓王嵐留下來。

這五人每個人能夠獲得到的賞賜明面上就是金錢賞賜,其實宋代對官員和有功之人的獎賞從來都不會少。

在宋代為了能夠拉動君臣關係,皇帝往往會對於臣民進行一些一定數量的恩賜,這些恩賜有時候會是珠寶,有時候會是一些精神鼓勵。特別是一些陣亡的臣民,皇帝的賞賜可以對其進行激勵和教化作用。賞賜的重量來源於和皇室的親近關係,同時也有嚴格的制度標準,並且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宋代政府對於宗室採取的政策則是高爵厚俸,一方面使得宗族人群能夠遠離權力中心,這樣的話能夠穩定皇權的穩定性,另一方面還能夠使得宗室與皇帝親近。

對於宗族的賞賜,來源於國家財政的開支。根據宗族血緣關係的遠近,賞賜也是不同的,到了北宋中期開始國家財政堪憂的時候,才開始對於宗族的賞賜逐漸的減少。而南宋初期的時候,正是社會動盪時期,連年的戰爭使得財政逐漸的匱乏,所以對於臣民和宗族的賞賜也是暫停發放,到了戰事平息之後開始恢復發放。

北宋初期的時候,正是剛剛監國,對於賞賜來說並沒有十分完整的概念,也就是沒有形成完整的制度,所以在發放的實際過程中是很不方便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北宋的社會開始逐漸的安定,經濟也是逐漸的提高。於是朝廷開始對於賞賜的制度進行制定來適應當時的現實需求,商品經濟的繁榮正是能夠反映出賞賜種類的豐富,比如說綢緞、金銀珠寶等等都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態來決定的。到了宋金戰爭的時候,使得國家的財政進入了危機,連原本的日常開銷都很難維持下去更別說對於文武官員的賞賜。在宋代,官員除了正常的賞賜之外還有有不少的官員受到朝廷的恩賜,這些恩賜往往是因為官員家境過於貧寒所導致的。宋代社會喪葬費用巨大,不少的宋人因為沒有錢支付喪葬費用所以出現了社會上特殊的現象:久喪不葬這種現象的出現。在前期的時候,恩賜而誕物品大多都是錢和絹布為主要,中期時候以黃金和白金為主要的恩賜物品。

軍隊是維護統治的重要力量,所以歷朝歷代對於軍隊是十分重視的。在宋代,戰死的將士可以獲得朝廷的賞賜撫卹。一方面可以激勵軍隊計程車氣提高戰鬥力,另一方面則是能夠安撫戰死將士的親屬。除了戰死計程車兵能夠得到撫卹之外,病故計程車兵也能夠得到宋代朝廷的撫卹。尤其是在戰爭時期的時候,這種撫卹力度會逐漸的加大,從而能夠穩定軍心,激勵作戰。除了對於士兵進行上次之外,對於藩兵等部落首領也是進行賞賜,能夠穩定邊疆。

宋代周邊政權林立,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各個政權之間的戰爭時有發生,但是為了各方的政治、經濟交流的進行,還是大多數時期是在和平時期的。宋朝廷對於周邊政權的撫卹也成為了維護雙方關係的一個重要手段。出使宋國的各國使臣如果在宋朝的境內遭遇了不測,那麼朝廷也是為使臣發放撫卹。

宋代的賞賜制度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不斷地完善,對於官員的賞賜則是根據品秩高低的不同進行上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本的賞賜制度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所以賞賜制度在宋代歷史之中是不斷地修改的。賞賜的人群也是十分的多,上到皇室宗親,下到文武百官都是能夠賞賜的群體。在賞賜的過程中需要多部門的配合才能夠進行賞賜程式,賞賜的程度也會根據當時的財政、政局局勢、君臣關係等綜合考慮,透過賞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皇帝的統治,拉

近了君臣之間的關係,但是這種賞賜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國家的財政負擔。

另外,我國古代在獎勵優秀選手方面也很大方。

現代體育比賽的勝出者,常常稱之為「捧杯」,在古代還真有拿杯子當獎品的。北魏是南北朝時期鮮卑人在北方建立的政權,鮮卑人崇尚騎射,射箭在北魏很受重視,宮廷、民間都常會舉行這方面的比賽。

據《北史•魏宗諸室列傳》記載,北魏孝武帝便曾在洛陽都城御花園的華林園內舉行過一次射箭比賽。當時的獎品是一隻能盛二升酒的「銀酒卮」。而「卮」是古人常用的盛酒器皿,實際就是一隻超大酒杯,其外形與現代體育獎盃十分相似。在所有的獎勵中,古代對體育選手誘惑最大的大概是「官位」。唐僖宗李儇曾將重要軍區的司令員——西川節度使一職作為馬球比賽的「獎品」。《資治通鑑》記載,當時李儇意中有四名候選人適合當這個官,他一時拿不定主意,便讓四名候選人進行一場馬球比賽,贏者任職。結果,賣餅出身、時為左金吾大將軍的陳敬是位馬球高手,贏了比賽,榮膺西川節度使。這樣獎「官位」的例子並不少見,我們熟知的宋徽宗時代的高俅,不就是因為足球踢得好才當上太尉的嗎?

現代不少體育賽事冠名為「錦標賽」,這在古代其實是一種懸賞性比賽,它與中國古人用錦標作獎品有關。錦標的雛形是商周時射箭比賽的獎品旌旗,後來則廣泛使用在水上運動和水軍訓練上。北宋初年,為了統一南方,朝廷大練水軍。趙匡胤特在開封城外挖了一處很大的人工湖──金名池,專供操練水軍和舉辦水上活動之用。為了刺激大家的訓練熱情,便讓雙方「爭標」,逐漸演變成一種賽制。這時,錦標不單單是旗子了,杆上還懸掛著金盃銀碗一類貴重寶物,作為勝者獎品。.

奧運會等眾多的體育賽事,往往取成績最好的前三名,分一二三等,分別以金、銀、銅牌來獎勵。在古代,也有給選手發金牌的時候,但此金牌非彼金牌。據《金史》記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從摔跤手挑選自己的侍衛時,便舉行了摔跤比賽,當時年僅十五歲的完顏昂連續摔倒了六名對手勝出。完顏阿骨打一高興,獎賜了他一塊金牌,讓他佩戴身上。與奧運金牌不同,完顏昂所獲的金牌,是塊金質通行證,憑此可直接出入皇帝的居住和視政之所,是身份的象徵,比奧運金牌的「含金量」更高。

給獲勝選手發獎金,是現代最普遍的獎勵手段,古代也是這樣。比較大方的要數元朝了。蒙古族人尤其喜歡摔跤這項運動,獲勝者獎金多多。據《元史》記載,元武宗曾給摔跤「達人」阿爾發獎金,賜「銀千両、鈔四百錠」,據經濟學家測算,阿爾獲得的獎勵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四十四萬元人民幣。對優秀選手給予獎勵,能產生很好的激勵效果,這和優秀員工獲得企業獎勵是一個道理。然而,隔行如隔山,體育專案的冠軍,不見得能在其它行業取得優秀成績。如獎勵體育健兒官職,就可能是一種並不妥當的方法,就像足球明星高俅,其為官執政能力著實不敢恭維。

其實具體劃分,陸垚舉辦的這個比武大會,更傾向於一個體育專案。當然,參加這次比賽的五十個選手,對於最後給到獎勵肯定是心知肚明,他們也都清楚,這能夠成為最後五個入選者,金錢上的獎勵自然是不用多說,但是更重要的,是陸垚之前公佈的,會讓這五個人成為即將開業的武館的武師。

顯然,武師這個職業,是比給到的獎金更加誘人的。陸垚當下的權勢大家都十分清楚,不但生意做得紅火,之前的新蹴鞠大賽也是舉辦的十分成功,不過這些都不是在宋代能夠最證明一個人能力的參考。在宋代,還是要以功名來論成敗。所以,陸垚現在被人提起,不會有人說他是什麼商界大亨,也不會說他是足彩的經營者活著是新蹴鞠大賽的真正舉辦

者。現在一提到陸垚的名字,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陸垚剛剛獲得科舉考試中探花的頭銜,以及趙禎在城牆上當場宣佈,讓陸垚成為正二品樞密副使的事情。

樞密副使,正二品官員,這對於所有參賽選手來說,才是一個最大的吸引力。這武館是陸垚設立的,武師也是屬於陸垚的手下。而且,這些參賽者但凡有些文化,也知道這樞密副使官職意味著什麼。過段時間,陸垚很可能就要會接受任務,去帶兵打仗,而這五個被陸垚選出來的武師,就會成為陸垚的幫手,將來建功立業也未嘗不是沒有可能。所以,能夠成為最後的五個入選人,其實這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大的獎勵。所以,五十個參賽選手自然是都要拼盡全力,都想留到最後,成為那五個人當中的一個。當然,這也不代表他們其中所有人都想跟著陸垚去前線打仗,比如莫迪、黎成,這二位其實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了能讓自己接下來的生活過的好一點,而且,跟著陸垚做事情,自然也是不會吃虧受苦的。而富紹隆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其實對於是不是成為武師,或者和陸垚出使倒是不怎麼感興趣。至於王嵐這邊呢,他其實也是奔著最後獲得優勝而努力的,只不過他不屑於用和莫迪一樣的手段罷了。

到現在,其實五個人選都已經決定出來了。

首先就是黎成和富紹隆這一對。他們兩個都是之前和陸垚一同參加過比武招親大會的參賽選手。那次比賽的結果,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就是陸垚獲得了最後的優勝。不過和今天的比武大會不同的是,之前的比武招親大會,其實是有三個以隊伍形式參賽的小隊存在的。每個小隊有五個成員,以小隊形式參賽,就決定了這個比賽從單打獨鬥的個人戰變成了團體戰。除去以陸垚和方莊為主的小隊等於說是最後獲得了勝利,還有兩個小隊,他們的隊伍帶頭人,就是黎成和富紹隆。不過,這兩個小隊雖說看上去是兩個小隊,但是實際上,他們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保證富紹隆的隊伍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俗話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黎成小隊在比武招親大會的任務,就是為了讓富紹隆能夠獲得最後比賽的勝利,讓富紹隆成為優勝者,也就是曹家的女婿。當然,富紹隆小隊成員的隊員,在綜合能力上是要高於黎成小隊的,所以,其實黎成小隊只是一個陪襯,但是,黎成本人的功夫還是不錯的,他在之前的比武招親大會上,和方莊的較量可以說讓人眼前一亮。二人的打鬥最後也是未分勝負。可以說,方莊是很想再次和黎成交手的,他們兩個人的功夫實力可以說是相差無幾,之所以上次比武招親大會的時候沒有決出勝負,主要還是因為雙方的使命相差無幾。當時的情況下,陸垚的隊伍可以說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黎成這邊,也是幫助富紹隆掃清了大部分障礙,所以最後的時候,二人也是同時選擇了自行淘汰。但是,黎成的功夫已經被所有人看在眼裡。當然,富紹隆也是一樣,雖說他是被保護的物件,曹國舅為了讓他獲得優勝,不惜用兩個隊伍來做掩護,以此來確保富紹隆能夠進入比賽的最後階段。一開始,陸垚以為富紹隆沒有多少實力,更何況作為富弼的兒子,更多的是文人氣質,在武功方面應該沒什麼建樹。但是富紹隆的表現可以說是讓大家都大吃一驚,他的太祖長拳用出神入化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而且在比賽後期更是進行了一波一打三的操作,不過,最終還是敗在了陸垚的手中。話雖如此,但是陸垚在看到他們兩個參加這次的比武大會後,其實是有意選他們進入最後的五人大名單當中的。自然,這二人的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從比賽一開始到現在,被他們淘汰的參賽者眾多,他們二人是淘汰其他選手數量最多的人。所以,這二人憑藉自己的發揮,進入到最後五人的大名單中,也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只不過,對這二人的安排上,陸垚有了其他的心思。富紹隆這邊,因為金臺非常中意他,而

且陸垚也知道最後富紹隆的結局是什麼,所以陸垚是有意將富紹隆留在武館內成為武師的。至於黎成呢,看方莊現在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陸垚也一定會滿足他,讓方莊和黎成進行一番交手,隨後再決定是不是帶黎成出使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