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強隊面對弱旅必須要贏球的情況下,就可以打三後衛的陣型。球隊撤下一名後衛,增加一名前場球員,因為三名防守球員足夠應付弱隊的進攻,但是他們站住自己的位置,不能鬆懈,中場再留一名拖後的球員,可以防止對手打反擊,所以三後衛已經成為了強弱分明比賽的強隊主流陣型。

面對鐵桶式的防守,在用四後衛就顯得太浪費了,三後衛比四後衛的優勢就是前場增加了一名進攻球員,透過球員靈活的跑位可以撕開對手防線,多了更多的傳球路線,所以三後衛可以使球隊的進攻變得更加出色,攻擊性更強。

這是一種極端陣型打法,容易對對手抓住機會打反擊,所以就需要球員做到類似全攻全守,他們全場比賽必須積極奔跑和拼搶,彌補少一名後衛帶來的漏洞,對防守型球員的體力要求非常高,他們要高度緊張,防守的區域更大,所以三後衛的陣型是雙刃劍。

通俗意義上來講,343陣型由3名中後衛、兩名邊翼衛、兩名相對自由的10號球員、第1名中鋒和兩名邊鋒組成。這一套陣型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幾乎都呈現出映象的局面,這在世界足壇所出現的諸多陣型中都是非常少見的。如何調控全域性?這是許多主教練頭疼的問題。對於一些球隊來說,考慮到整體實力欠佳,盲目給球員安排過多職責反而會導致攻防體系混亂。在此背景下,許多主教練都更加崇尚將攻防“分割化”,更通俗來說,就是讓防守球員做好防守的事情,讓進攻球員做好進攻的事情。

3名中後衛的存在讓球隊的後場控制相對穩固,在出球階段能夠有效化解對方逼搶。即便對方增加防守力量,也可以透過兩名相對自由的中場球員進行大範圍回撤,使後場成為一個“梯形”式的5人傳控體系。

有了3名中後衛作為兜底,兩名邊翼衛在進攻狀態下不用過於擔心邊路防守,可以放心前插到對方的防守三區,和前場本就存在的三名前鋒形成邊中結合。兩名邊翼衛的存在不一定意味著一定要拿球沿邊路發動進攻,有時透過無球跑動牽扯對方的防守注意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邊翼衛一旦插入了對方的防守腹地,必然會迫使對方派出2~3人的邊路防守群體限制其進一步前插。在此背景下,相對靠近中路的三名前鋒所受到的防守壓力就會降低,邊翼衛就此透過無球跑動為中路的接應隊友創造出更多的拿球空間,無論是外圍直接遠射還是更加精妙的中路小範圍配合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在中路的3人群體進攻戰術選擇中,343陣型帶來的最大優勢可以得到完美體現——由於3名前鋒可以在相對小區域中進行互相配合,對方即便佈置多人防守,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面面俱到的地步。通常來說,中鋒會第一時間向對方小禁區進行壓迫,以迫使身旁的兩名中後衛位置後撤,兩名內收的邊鋒可以輕鬆在禁區弧頂拿球組織,搶在對方中場防守球員到位之前輸送皮球。

正是得益於3後衛的存在,原本在4後衛體系下需要承擔諸多防守任務的兩名邊後衛將會得到側面解放。他們可以在進攻中大幅前插,甚至成為球隊的兩名邊鋒;也能在一定情況下回撤到後防線,成為球隊的兩名邊後衛,將原本的3後衛陣型變陣為防守覆蓋面積更大的5後衛陣型。

在進攻中,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無球跑動吸引防守力量,邊翼衛在有球狀態下的進攻能力也不可忽視。通常來說,兩名邊鋒可以選擇和邊翼衛一起發動進攻,但更多時候也會嘗試內收到中路,增加中場的組織排程能力。

這種進攻套路相對傳統,即中場以直塞、長傳打身後等方式和高度插上的兩名邊翼衛行成聯絡,幫助他們獲得下底傳中的機會。此時球隊在中路的潛在接應點不僅只有中鋒一人,還有高度插上了兩名邊鋒,以及異側的另外一名邊翼衛。這樣一來,球隊就能在中路短時間內堆積3~4個接應點,幾乎可以和對方的防守球員形成勢力相當的局面,傳中成功率自然會提高。

在前場三人組的進攻中,343陣型也能夠有效豐富戰術打法。通常意義上來說,343陣型的3名前鋒中,一名中鋒位置相對靠前,另外兩名邊鋒則處於兩側後方伺機而動。但如果僅僅維持這種陣型,很容易被對方防守球員覓得規律,因此,許多主教練特別重視前場三人組的位置輪換,有的時候會讓中鋒回撤到前腰位置拿球組織,而讓具有速度優勢的兩名邊鋒高速前插進入對方的禁區內進行接應。

343陣型固然在當今世界足壇流行,但也絕沒有達到當年442陣型流行的程度。究其原因,這套陣型對於球員的個人實力、戰術應變能力以及主教練的理念選擇都有著相對嚴苛的要求,一旦使用欠妥,不僅無法豐富球隊的技戰術體系,甚至還有可能帶來反面影響。

343陣型從紙面來看,雖然在中場擁有多達4名球員,但處於兩邊的兩名邊翼衛其實並不會長時間屬於中場協助組織排程。換而言之,即便兩名邊鋒可以適當回撤協助,但中場在絕大多數時間還是僅有兩名球員坐鎮。對於中場球員個人實力有限的球隊來說,在這麼遼闊的區域只使用兩名球員進行防守攔截,必然會帶來巨大的隱患。

即便在組織進攻的過程中,兩名中場的確也顯得有一些過於單薄。針對這種情況,一旦對方的防守球員堆積多人實行包圍逼搶,實力較為平庸的中場就難以摘出皮球,甚至會在短時間內被對方搶走,從而送給對方反擊機會。

另外一大缺點就是我們之前反覆強調的邊路防守問題。眾所周知,343陣型中對於邊翼衛插上有著非常明顯的依賴,而最終的一錘定音也要依靠於異側邊翼衛在後門柱位置的包抄。在此背景下,中場本就人數不足的問題將會被進一步放大,而後場雖然有三名後衛坐陣,但由於邊路防守過於薄弱,其中兩人必須要在防守狀態下拉往邊路,這就會導致中路出現巨大的肋部空檔。

和其他陣型相比,343陣型的確更容易打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華麗進攻,但它所存在的諸多侷限也是非常明顯的——對於部分位置上的球員個人能力要求較高,而進攻與防守在某些時候也會呈現出嚴重的割裂感,不利於在由攻轉守狀態下的迅速回位。當然了,在享受343陣型帶來的紅利之時,必須承擔一定的後果,相信每位主教練早已有所預警。

看著場上皇天隊隊員的站位,陸垚心想,接下來的這十分鐘對於雙方來說非常關鍵,雖說可能不會再有進球,但是剩下的這十分鐘一定是新蹴鞠大賽舉辦到現在最好看的十分鐘比賽了。全攻陣容對抗全守陣容,比賽進行到這個時候,更多考驗的就是隊員的耐心、韌性,要說戰術和陣型方面其實能做的文章已經不多了。

這方面,陸垚還是比較相信潘文的,畢竟樊樓隊現在處於領先的地位,而且他們樊樓隊從來不會有掉以輕心的時候,雖說現在比分是領先的,但是他們依舊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比賽當中,打好這最後的十分鐘比賽。

而對於皇天隊來說,心理壓力無疑是巨大的,他們可是頂著皇家蹴鞠隊的光環來參加這次新蹴鞠大賽的,誰知道第一場比賽就弄到了點球大戰的突然死亡模式下才戰勝對手,現在這第二輪比賽又是落後的局面,不過比起第一輪淘汰,在這一輪輸掉壓力應該也不會有那麼大,但是毫無疑問,如果皇天隊輸掉了這場比賽,這皇家蹴鞠隊的名聲在百姓口中就肯定是不復從前了。

“皇天隊這等於是放棄防守了,他們的後防線隊員都已經快要到中場的位置上來了。”韓文遠看著場上皇天隊發球後整體隊伍前壓的行進軌跡說道。

陳晨在一旁說道:“這種打法在現在這個時候用出來是非常正確的,剩下這點比賽時間,如果不取得進球,最後的結果就是輸球。而不想輸掉比賽的方法就是要取得進球將比分追平,他們現在已經顧不得對方防守反擊的事情了,必須要採用這種有風險的打法。”

場上,李昊看著對方陣型的變化,也是知道,這皇天隊接下來是要孤注一擲選擇進攻了,這對於他們樊樓隊來說也是一種考驗。若是換作第一輪比賽時候的樊樓隊,可能很快就會被皇天隊突破。但是現在李昊倒是十分有信心,畢竟這麼多天,他們所有樊樓隊的隊員都是接受過陳晨關於防守方面的指導的,現在的他們今非昔比,想要防守住皇天隊洶湧的進攻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最後決戰的十分鐘就這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