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攻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汴梁,鳥巢體育場。
以現代足球為例,其實中場休息期間能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長期以來,球隊的更衣室一直是一個謎,而在上半場結束後的15分鐘中場休息期間,球員和主教練在做什麼更是一個大謎。
15分鐘的中場休息對於主隊和客隊,對於領先方和落後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15分鐘內,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一般來說,中場哨聲一結束,教練和球員就會立即回到更衣室,聽從教練的指示。教練會評價上半場怎麼打,下半場注意什麼,怎麼打等戰術佈局。也就是說,要按照教練的指示或者指定新的戰術才能在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中場休息期間,球員要休息、補充水分、補充能量、聽取教練的技術指導、接受醫療或更換裝備。然而,這個被球員和教練廣泛接受的方案可能並不是最好的。
一些研究表明,在足球比賽中,下半場開始時,身體和認知能力會下降,受傷的風險會增加。更衣室中被動恢復導致的體溫下降可能是導致球員表現下降的原因。
最近的一項研究建議在中場休息時使用不同的干預模式,以減少比賽中場休息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相比起曹誘選擇將更多的時間給到隊員們,讓他們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對戰術方面沒有做過多指示的做法,顧亮這邊倒是一直說個不停。
當然,蒼鷹隊也不是隻有他一個人在發言,事實上,這次中場休息,蒼鷹隊的隊員們更像是聚在一起開了一個短暫的集體會議。顯然,他們是要共同商量出一個下半場的對策來。當然,他們很快也就達成了共識,基本在五分鐘過後,蒼鷹隊也進入到了一個休息的階段。
一刻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包括陸垚在內關注這場比賽接下來形式的人,關注的點無非就是兩個。第一,就是這下半場比賽雙方會派出的陣容,第二,就是兩邊的陣型會不會出現什麼變動。
說起上半場,其實變數更大的顯然實顧亮的蒼鷹隊,從一開始的單前鋒防守反擊陣型,到落後之後迅速轉變為了343這種非常注重進攻的陣容,再到後來平分又再一次恢復了單前鋒的陣容,可以看出蒼鷹隊的陣型是十分多變的。而且,陸垚看得出來,雖說陣型一直在變化,這蒼鷹隊的陣型可不像之前某場比賽當中的雙前鋒陣容只是鏡花水月徒有其表。這蒼鷹隊的343陣容可是有真材實料的,他們的配合和跑位,中場球員的靈活性都完成的非常出色,可以說對這個陣型是瞭如指掌。
而反觀曹誘這邊呢,倒是一直延續著他們的442這種陣型,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上半場比賽結束都沒有怎麼改變過。不知道他下半場會採用一個什麼樣的策略。
當下半場要求雙方隊員上場的哨聲吹響後,第一個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就是,不管是蒼鷹隊還是猛虎隊,在下半場開場的時候,都沒有選擇進行人員的更換。也就是說,他們依舊維持著上半場比賽的先發11名隊員的陣容來進行下半場的比賽。
對於這個決定,大家覺得蒼鷹隊這邊不換人是正常的。畢竟他們隊伍當中的11個人就算是打滿全場九十分鐘的比賽,體力也是非常充沛的。只不過,雄獅隊這邊就不一樣了。至少在體力方面他們是沒有辦法跟蒼鷹隊進行對抗的,而他們沒有選擇換人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對此,潘文和陳晨都不怎麼理解。不過陸垚倒是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段時間,大家能夠來到鳥巢體育場進行訓練的時間畢竟是少,所以更多情況大家都是帶著自己的隊員們進行體力和耐力以及速度方面的訓練。我想曹誘也不例外,他那些戰術如果不到了訓練場上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雄獅隊隊員的體力其實應該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的,當然跟蒼鷹隊比起來還是處在一個劣勢的情況。但是,整個上半場比賽,除了那短暫的雙方的快攻戰之外,場上大部分時間控制局面的還是曹誘的雄獅隊。他們整體的節奏是偏慢的,或許說是有些過於求穩了。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不過他們下半場沒有換人,我想這也是跟他們上半場選擇的戰術有關係。”
陳晨明白過來,說道:“我懂了,他們上半場那樣的打法,就是為了節省自己的體力,這樣一來他們想要撐到這全場比賽結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陸垚點頭說道:“曹誘的性格大家都瞭解,他是絕對不想要把比賽拖到靠運氣才能取勝的點球大戰的,以現在這個陣容全力衝刺,應該拼完下半場不成問題。然後如果雙方繼續打平進入到加時賽的話,那個時候再進行換人,到時候蒼鷹隊跟雄獅隊的體力差距,到了加時賽也基本上等於沒有了。”
“連這一步都算上了,不愧是戰術方面的專家。”韓文遠在一旁說道。
雄獅隊登場,他們不單單在陣容上沒有發生變化,在陣型上也是如此,他們依舊採用的是一個442的陣容。不過,他們的對手就不是如此了。
雖說蒼鷹隊在下半場隊員登場的時候並沒有選擇更換隊員,但是他們的陣型卻是發生了變化。這也不難理解,畢竟上半場開球的是雄獅隊,而且蒼鷹隊基本上在防守的時候都是採取一個單前鋒的防守反擊陣容的。只不過在短暫的一段時間內變成了343陣容,不過這下半場的先攻權,也就是發球權已經轉換到了蒼鷹隊的手中,他們一開始採用進攻陣容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過,和想象中不一樣,他們倒是沒有用處343這個上半場曾經拿出過的陣容,而是變成了433這個陣型。“這是433陣型,看來他們對於雄獅隊的進攻還是有些忌憚啊,不然有攻擊權的他們應該會保持上半場的陣容才對。”王達看向場上的蒼鷹隊,說道。
要用最簡單的話語來描述343和433的區別,或許就是邊後衛的差別吧。433這個陣型陸垚在文稿中也有提到過。
433陣型的兩個邊鋒是當時各個球隊的主要進攻點,一個球隊如果擁有兩個能力非凡的邊鋒,那麼這個球隊的戰鬥力就極強,兩個邊鋒左右呼應,輪番下底傳中,就能在對方禁區內製造出大量的機會來.433陣型的邊路進攻是球隊主要的進攻手段,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中前衛。他們都是球隊的靈魂中樞,是球隊發起進攻的組織者,一個球隊如擁有一名實力超群的中前衛,那麼這個球隊的進攻手段對於對方來說,將是十分恐怖的。
和343傳統陣型相比,區別在於將原本處於後腰位置負責中場出球、分球的球員後移至後衛線,相當於增加了一名中衛,下半場比賽防守力度越來越大,前腰、中前衛持球組織遭受夾擊丟球的機率越來越高,必須將組織球員後移才能保證傳球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從現代足球的角度上來看,433陣型由1名門將、4名後衛(兩名中後衛以及兩名邊後衛)、3名中場、3名前鋒(1名中鋒和兩名邊鋒)組成。這三條戰線的球員將球場分成了5個垂直通道,是提倡球權控制、三角傳遞的代表性陣型之一。33陣型憑藉其站位得天獨厚的優勢,即便不進行任何的人員輪轉變化,也可以在球場上構造出9個三角傳控體系。簡而言之,每3個球員可以組成一個相對較小的傳控團體,可以有效化解對方在區域性施加的逼搶力度,是433陣型構建傳控體系的關鍵環節。
或許球迷們很難理解,為什麼如今有那麼多的名帥在組織進攻端都推崇三角傳遞。所謂三角傳遞,就是說每個球員在拿到皮球時,周邊至少有兩名接球點,與其形成一個三角傳控體系。三角傳控體系建立後,如果對方只用1~2人進行逼搶試圖破解,持球人只需要將皮球傳給另外一位潛在接球人就可以,對方的逼搶體系自然不攻而破。
同時,這套體系也為球隊創造了輪轉換位的空間。眾所周知,433陣型對於邊後衛的利用極為重視,在進攻狀態下,邊後衛會高度前插來到中場靠前位置,甚至在某些時候進入邊鋒所在的區域,衝擊對方的防守腹地。當邊路擁有邊後衛衝擊對方的防守體系時,兩名邊鋒就會獲得更加自由的跑動空間,以求在部分時間下大幅度回撤參與組織排程。在組織進攻發起時,兩名邊後衛並不能提供太多的幫助,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利用速度優勢衝擊對方的邊路防線,以帶走對方在邊路的防守力量。